您现在的位置: 金钱白花蛇 > 金钱白花蛇用法 > 正文 > 正文

史游急就章今解110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20 14:34:59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史游《急就章》今解年9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管振邦著《颜注急就篇译释》,面市后,各方反映气良好。但该本学术性较强,为便于广大初学者阅读使用,笔者保留对《急就篇》原文的文字解释及颜师古对姓名的注,删去颜师古的注释原文及本人对颜氏之注的注解、译文、校勘、训诂等部分,定名《急就篇注释(简编本)》。可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急就篇》是汉代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该书系童蒙识字课本,但文辞奥深,知识涉及面广,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最必需的基础知识:从姓氏名字到衣食住行,从家具制备到农牧产业,从地理政区到当官施政,从道德修养到刑法惩治,几乎无所不包。但离我们今天的生活毕竟太远,文句文意不易把握,现在管振邦译注的基础上,适当加以阐释,作为“助读”提供给读者,看看是否可行。[导语]每標章首1,以字數為斷者,蓋取其程課2學僮,簡牘3為便也,是以前之卒章或與後句相躡4。漢黃門令5史遊撰。游,元帝時人也。見《漢書·藝文志》。黃門令屬少府6。这篇导语是后人写的。原文未标“导语”二字,现特加上。导语说:本书于各章开头标出序目,每章均以63个字之数截断的原因,那是为了(依觚面)按进度教导学童,这比用简牍方便多了。(在用觚面书写的条件下)前一章的结句,往往与下一章的首句意义相衔接。导语又说:这本书是汉代黄门令史游撰写的,史游是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33年之间)的人。(他的作品)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黄门令”这个职务,归皇家的“少府”管辖(属宦官序列)。1章首:各章的开头。章:这个“章”字,不是后人所说的篇章、章节之“章”。本书内容是写在八面体的木觚上的,每面63个字,“以字数为断”,便称为一“章”;故这个“章”仅指觚之一面所有文字,它的划分与内容并不挂钩。2程课:按指定进程去读书。程:路程、课程之“程”;作动词用时,取“阶段性安排”之意。课:课读,教导学童诵读、学习指定的知识。3简牍:简是用来刻录或笔写文字的长条形薄薄的竹木片。简分一尺、二尺四、三尺等不同规格,一简竖着写一行字,十至二、三十个字不等,写成后再依次编好。牍是方木板,可用来绘制图表,又称为“版”、“版牍”。4蹑(niè):踩,踏;引申为重合、关联、追踪。5黄门令:汉代把皇宫之门称为黄门(因门枢用黄铜包裹),给事应差于黄门之内的郎官,称为黄门郎或黄门侍郎,设黄门令一人主管其事。东汉始设为专官,或称“给事黄门侍郎”。给(ji)事:供职。其职务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因在宫中行走,都用宦者充任。6少府:是皇家专属的后勤部兼物资部、财务部(属于国家的叫“太府”),所用官吏为宦官。此机构始设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掌山海池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私府。西汉诸侯王也设有私府,郡守亦设有少府。东汉仍为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唐代因为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遂亦称为少府。那是后话了。这篇“导语”介绍了《急就章》的编写体例及其作者,相当于“出版前言”。它对读懂全书有引路作用。这里介绍几条相关知识:1、关于简、牍、觚。简是纸出现以前的最佳人工文字载体,有竹简、木简两种,细长条,只供写字;图表则画在方木板(牍)上;另有多面体短柱形的“觚”,觚面呈长方形,可以写字、画表格,还能连着绘制地图。“简牍为便”,用简写书有很大优势:它价格廉宜、可批量复制,可跨时空传承,可长期储藏、长途携带。有了它,人类这才有了供传授知识的、本质意义上的“书”。周秦两汉的书,基本上是录写在简牍上的(另有“帛书”,极少)。晋代以后,简才逐步为“纸”所代替。2、关于分章和标题。周秦两汉时的文章,是写在简上的。简是编好卷起的,于是有了“编(篇)”、“卷”、“册(策)”的划分;为了便于检索,就标明卷次。汉代学者搞“章句之学”,这才给文章分出章节段落来。史游沿用此法,以全文的开头两个字“急就”为书目。原著32章,分录在4个觚上,一觚8个面,一面63个字,称为一“章”,故本书就叫《急就章》了。3、据《后汉书》本传说:史游为西汉晚期的著名宦官,他和郑众都得到高度信用。郑众首先建计灭掉了外戚窦宪的势力,史游则有启蒙读物“急就章”传世,二人对汉王朝的文化都有突出的贡献。后来,东汉的宦官蔡伦又造出了“蔡侯纸”,也得到亲信。汉代宦官势力便是由此渐次抬头的。史游作为黄门令,生活于宫庭环境中,其作品的“第一读者群”就是皇家与贵族子弟,所以书中对上层生活内容有较多的介绍,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一总叙·姓氏

急就奇觚與眾異1羅列諸物名姓字2分別部居不雜廁3用日約少誠快意4勉力務之必有憙5请道其章6宋延年7鄭子方8衛益壽9史步昌10周千秋11趙孺卿12爰展世13高辟兵14[以下用规范字排印,请与原文古体字(繁体、异体)相对读](我的这本能让你)快速成才的奇书,同一般的字书可大不一样。(它的各章)分别列叙了世间万物的名称,又列出了姓氏及人名。所记事物都区分种类,按类编排,段落分明,不相混杂。读者花费的时间很有限,确实能让你称心如意。只要你奋勉地诵读它,肯定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下面,请允许我(依次)讲述各章的内容:宋姓有延年,郑姓有子方,卫姓有益寿,史姓有步昌,还有周千秋与赵孺卿,爰展世与高辟兵。(“颜注”从姓氏的起源说起,并说明该姓的历史名人与起名用意。今注承其意而为之,但不受其限制。)1急就奇觚与众异:急就:是“快速完成(基础学业)”的意思。急:快速。就:成就的就,意为做好、完成。奇觚(qígū):意为“奇书”。觚:古代用于书写的短柱状多面体,多为六面或八面。本书用的是八面觚。它不易散乱,比用竹编“简册”更方便儿童的携带与阅读。2罗列诸物名姓字:罗列:将收集到的资料有序地排列出来。罗:收罗。列:列举,列序。比如以下六章就罗列了汉代的主要姓氏,七、八、九、十章就罗列了衣食产品的名称等等。3分别部居不杂厕:部居:(依题材性质)分部安置,分类安排。居:居所,安置。杂厕(cì):参杂。厕:厕身于,置身于。4用日约少诚快意:约:简约,节约。诚:确实,实在。快意:心情满足,爽快舒适。5勉力务之必有喜:勉:努力。务:从事于,致力于。憙:同“喜”,喜悦,快乐。6请道其章:(下面)请允许我叙说书中各章(的内容)。7宋延年:宋姓的始祖是微子启。微子是商纣王的同父异母兄弟。纣王无道,荒淫暴虐,微子多次劝说无果。面对西周文王日益强大的形势,微子再次劝谏,纣王狂妄地说,“我做天子,是承上天之命,西伯又能把我怎么样!”微子无奈,便出走了。周武王灭商后,微子带着商朝祭器,把自己绑起来(表示自己是罪人),跪着见周武王,要求保全商族香火。武王答应了,封纣王的儿子武庚在殷墟。武庚梦想恢复商朝统治,武王一死,他便起兵反叛,兵败被杀。事后,周公以成王的名义把商丘一带封给微子启建立了宋国。宋历时七百多年。其后人便有以“宋”为姓的。延年:颜师古说,取寿考无疆之意,故可以用此二字为人名。8郑子方:郑姓始祖是郑桓公。郑桓公,姓姬名友,周厉王之子,周宣王的同母兄弟。周厉王不道,被国人赶跑了。他垮台后,姬友等人帮助宣王迁都洛阳,重新稳定了周的统治秩序,实现中兴。周宣王便将姬友封于“郑”(采邑,故城在今陕西华县以东),其子孙迁居于河南中部,创立郑国,建都于“新郑”。他的后人有的即以“郑”为姓。如今海内外郑姓人氏都到河南寻根,盖缘于此。子方:作为人名用字,寄托着美好期望。子:是对男子的美称;方:品行正直。9卫益寿:卫姓始祖是卫康叔。卫康叔,周文王的第九子。武王伐纣得天下后,大封兄弟。康叔起初被封于康,亦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又命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帮助武庚管理商族遗民。武王去世,成王继位。因成王年少,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掌管政事。武庚梦想恢复商朝统治,便乘机和管叔、蔡叔串通反叛。平叛后,周公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又将殷商馀民封给了康叔,称卫国(其国在今河南淇县东北)。他的后人以国名“卫”为姓。益寿:增益寿命,延年的意思。10史步昌:史姓一支的祖先为史佚,西周初年太史。史佚为人严正,后人赞扬他为史官的楷模。因为他长期在周任太史,其子孙便以其官名“史”为姓。史姓,除源自史佚这一支外,有的是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后代,还有的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步昌:颜师古说,是高视阔步而且昌盛的意思,给人超群出众的感觉。11周千秋:周姓源于姬姓,其祖先,有的是周文王,这是普遍的说法。但据《姓氏考略》记载,早在黄帝时就有个大将叫周昌,商代也有个太史叫周任。这二位的后代也都姓周。千秋:名传千年,也有长寿之意。12赵孺卿:赵姓始祖是颛顼的裔孙造父。相传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善于驾驭车马,侍奉周穆王。因帮助穆王平叛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于赵城(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他的后人便称姓赵。孺:对年幼者的称呼。卿:意为将来可为卿相。这里叶音“匠”。13爰展世:爰氏始祖“涛涂”,字“庄爰”,其后世便有以“爰”为姓的。传说帝舜的后裔胡公满是周朝的上卿,受封于“陈”,又称陈胡公满。胡公一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涛涂以王父之字为氏。“爰”与“袁、辕、援、溒、榬”六字,古时的音、义相通,其子孙分别以上述六字为姓,这就是“一姓六字五族之异”。其中,袁姓人数最多;而“陈”“胡”与“袁”、“爰”本是“一脉”。展世:不断地展现于世。展:颜师古说是“延伸”的意思,意为子孙蝉联不绝;也有人说展是坦诚展示的意思。14高辟兵:史料对高氏始祖的记载主要有:一是高傒。姜太公的六世孙齐文公,有个儿子受封于高,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傒,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傒联合其它大臣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史称齐桓公。齐桓公为表彰傒的功劳,便以其祖父之名“高”赐予傒为姓。二是齐惠公的孙子公孙灶,其后亦姓高。三是高丽族的羽真氏、娄氏进入中原后,改从高姓。辟兵:颜师古说,取平息兵戎之意。兵:兵器,引伸为拿兵器作战的人,再引伸为“兵祸”。兵,这里叶音“邦”,与上文的“方”“昌”押韵。本章有两大内容,一是介绍本书优点,体例特点,劝勉新学;因为句首有“急就”二字,本书也就定名为《急就章》了;二是开始介绍姓氏与人物,为儿童树立人生样板。今天看来,本书的优异之处有三:1、书法价值:它是史游用“章草”书写的,人称史游为“章草之祖”,章草是从汉隶中脱胎而出的,是一种创造性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2、启蒙价值。它突破了此前原有的“字书”如《仓颉篇》《爰历篇》等只教单字的体制,仿效司马相如把单字串成韵语的办法,使内容覆盖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后世启蒙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编写,大体都是学它的这种“百科齐备”的路子。这有利于给儿童搭建一个合理而周全的知识框架,文化意义深远。3、文学价值。汉代只有武帝时的“柏梁体”那首诗才是七言句,“七言诗”直到唐代才大兴的,而本书的文句却都采用了七言顺口溜的表达方式,琅琅上口,这样容易沁入人心,好读易记,一时不理解的内容也能先记住;而只要记住了,日后自然会消化的。全书用富有音乐美的“七言句”写成,这是一种文学性的创新,在我国文学史上也该大书一笔。本章的下一节即开始介绍姓氏,辅以人名。知其姓氏,是社会交际中的起码要求;人名中的名人,会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个历史人物画廊,会转化为儿童的人生榜样。同时,这些人名,还能给人一个“起名字”的示范。汉代以后,人名便规范化了,不再像先秦《左传》、《庄子》中的人名那么古怪了,什么“重耳”(长耳朵)、黑臀(黑屁股)、蹇叔(痂老头儿)、瞽叟(瞎老头儿)之类。这里,“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直到末句“高辟兵”,都是以“ang”为韵的。那个“兵”字,古读bāng。当年,颜师古在考辨《急就篇》时,就是“以《诗》、《传》、《楚辞》叶声韵”的,换句话说,各字读音都应取“周秦音”去读,不必换韵,可以直贯到下一章(“兵”字依今韵读成bing,亦无不可,但会失去一、二章韵律上的古音连贯性)。注意:古代幼儿教育以至成人教育,都非常重视“音乐性”,重视放声朗读,以便于轻松地“速记”,这可以尽早培训孩子的记忆力,有利于知识积累,终生享用。今人反对“死记硬背”,结果把最好的训练方式也丢掉了,实在可惜。

第二姓氏·2

鄧萬歲1秦妙房2郝利親3馮漢強4戴護郡5景君明6董奉德7桓贤良8任逢時9侯仲郎10由廣國11榮惠常12烏承禄13令狐横14朱交便15孔何傷16师猛虎17石敢當18所不侵19龍未央20伊嬰齊21邓姓有万岁,秦姓有妙房;郝姓有利亲,冯姓有汉强;戴姓有护郡,景姓有君明;董姓有奉德,桓姓有贤良;任姓有逢时,侯姓有仲郎。由姓有广国,荣姓有惠常,乌姓有承禄,令狐单名横。朱姓有交便,孔姓有何伤。师姓有猛虎,石姓有敢当。所姓有不侵,龙姓有未央。伊氏称婴齐……(接下段)1邓万岁:邓氏姓源:一是夏朝仲康帝有子孙封在邓国,故地在今河南邓县。其后世子孙以国名邓为姓。二是商代高宗武丁封其叔父于邓国曼城,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其后世子孙亦以邓为姓。万岁:颜师古说,如同“千秋”之义(当初并不专用于皇帝)。2秦妙房:秦姓有两支组成。一支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中有以秦为姓的。另一支是颛顼的后裔伯益。相传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拣到一只燕子蛋,吃后就怀孕了,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伯益。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嬴,并把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姚女生下两个儿子,小儿子若木是费姓的祖先。大儿子名叫大廉,因为继承了父亲调驯鸟兽的技业,称鸟俗氏。鸟俗氏得到商帝太戊的赏识,被封为诸侯。商纣王时,鸟俗氏的后人飞廉是飞毛腿,他的大儿子恶来是大力士,父子俩都是商纣王的亲信。周武王灭商后,飞廉和恶来都被处死。飞廉的小儿子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造父得宠,恶来的后裔大骆便来归附,被周穆王封在犬丘(今陕西兴平县)。大骆有个庶子叫非子,为周孝王养育良马有功,孝王封他在秦谷(在甘肃天水西南)为附庸国(地位低于诸侯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非子的后代发展成强大的秦国,成为七雄之首,嬴政攻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史称秦始皇。秦亡后,其王族子孙便以国名“秦”为姓。妙:德行高妙。房:取好的德行集于一身之义。当年,唐代学者颜师古在讽读考辨《急就篇》时,是“以《诗》、《传》、《楚辞》叶声韵”的,而“《诗》、《传》、《楚辞》”时期是无“轻唇音”(f、v)的,只有“重唇音”(b,p、m)。因此,房,依先秦古音,应读“pang旁”,叶韵。3郝利亲:据相关史料记载,郝姓源出商代帝乙。帝乙于公元前年即位后,把他的儿子期封在今山西太原的郝乡。后来,期的子孙就以国名郝为姓。一说,郝氏是上古太昊氏的佐臣郝骨氏的后裔,其年代在炎帝神农氏以前。年代久远,尚无佐证。颜师古说,郝姓是汉代京畿地区盩厔(zhōuzhì)一个乡的名称,是以居住地命名的姓氏。盩厔,古县名,西汉置。年改为周至县。利亲:颜师古说,取义能善待父母。4冯汉强:冯氏始祖是毕公高。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其后代毕万受封于魏地。子孙食采于冯城,即以邑名“冯”为姓。一说,冯氏始祖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冯简子。冯简子“能断大事”。当时子产为政,许多大事都同他商议。颜师古说,冯氏的祖先本为归姓。汉强:颜说是取义忠于汉王朝;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强壮的汉子”。5戴护郡:戴氏姓源有两支:一支源出姬姓,是以国名命名的姓氏。周初有个姬姓戴国,故地在今河南民权县东。春秋时被宋国灭掉,国人以国名戴为姓。另一支源出子姓,是以封号命名的姓氏。宋国国君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他的子孙即以“戴”为姓。护郡:取义于可为郡太守,也可为郡都尉(有护理一郡治安之责)。6景君明:景氏中的一支,源出“芈(mǐ)姓。景氏系春秋战国时楚国屈、昭、景“三闾”贵族之一。楚顷襄王的公族大夫景差,是景姓中一位很有地位的人物。他的辞赋可与屈原、宋玉媲美。其子孙即以景为姓。唐人《元和姓纂》中说,“汉初,徙山东豪族于关中,今好畤、华阴诸景是也。”这一支,传说是颛琐帝芈姓的后裔。另一支,据《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时期齐景公之后,其子孙以其谥号“景”为姓。君明:颜师古说,取义有美德,适合做国君的助手、藩臣。明,古读“māng”,叶韵。7董奉德:董氏姓源,一是董父。相传颛顼己姓子孙飂叔安的后裔董父,自小喜欢龙,对龙的习性颇有研究。当时有个诸侯向帝舜进献了几条龙,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驯养这几条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这几条龙学会了各种舞蹈,舜很高兴,封董父为鬷(zōng)川侯,赐姓董。二是源于官职。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在晋国任董史(相当于太史,董是管理的意思),管理晋国的典籍史册,他的子孙以其官职名“董”为姓。奉德:颜师古说,取义奉行德义。一说,因有贤德,而获得人们的拥戴、崇奉。8桓贤良:桓氏姓源,一是姜太公的后裔,齐桓公之后。春秋时齐襄公胞弟公子小白曾出奔莒国。襄公被杀后,小白回到齐国继承君位,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死后谥号为“桓”,史称齐桓公。他的庶子称桓族子弟,后以桓为姓。另一支出于子姓。宋桓公有个儿子叫公子肸(xī),字向父。向父的后人称向氏,是宋国执政公卿之一。向氏子孙众多,又分出一些姓氏。向戍有曾孙名字叫魋(tuí),宋桓公时任司马。魋以宋桓公的谥为姓,亦称桓氏。贤良:颜师古说,取义可以应“贤良”的举荐。9任逢时:任姓姓源,一支是黄帝少子禺阳的后裔。少阳受封于任,其后以国为氏。一支是大皞(hào)伏羲氏之后。相传太皞的后裔封于任国(今山东济宁),其后以国名任为姓。逢时:取义遇上了太平盛世。10侯仲郎:侯氏姓源,出于姬姓,春秋初期,晋哀侯和晋缗侯都被晋武公杀死。他们的后代逃到别国,就以先人爵位“侯”为姓。另,南北朝时,后魏的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俟伏侯氏都改姓侯。仲:排行第二。郎:取义可以任郎官。侍郎、郎中一类,都是君王身边的“亲近官”。11由广国:由氏姓源,一支是楚大夫养由基的后人。楚大夫王孙由于有忠诚勇敢的气节,楚国人亦称其族为由氏。一支是戎人由余的后人。戎人由于到秦国为相,他的后人便称姓由。广国:颜师古说,取义于能为国家扩张领土。由:《明拓本》为“田”。12荣惠常:荣氏之始祖,一支是为黄帝铸出十二钟的荣将,使黄帝的《咸池》之乐得以演奏,是中华民族的音乐始祖。一支是周大夫荣夷公,他食采于荣(今陕西户县西),便以荣为姓。荣夷公,周厉王时卿士,好专利,封于荣,助厉王推行山泽物产的垄断政策,引起国人反抗。惠常:颜师古说,取义于以仁慈惠爱为始终不变的品德。13乌承禄:乌氏姓源,一支是以官为氏,祖宗少昊氏。相传少昊将乌鸟作为部落的图腾,并以百鸟之名命官,其中有乌鸟氏,其后代以乌为姓氏。一支是陇西有乌氏国,后被秦国攻灭,其国人以乌为姓。承:承袭,承受。禄:俸禄,福禄。14令狐横:“令狐”本是春秋时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西。令狐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子毕公高裔孙毕万为晋大夫,生芒季,芒季生武子魏犨(chōu),魏犨生魏颗。魏颗因获秦大将杜回有功,晋景公便把令狐邑封赏给他。其子魏颉就改以封邑名为姓氏。故“令狐”与“魏”本是一家人。横:充溢、广远的意思,词语“横空出世”、“横绝大漠”,盖取义于此。叶韵时“横”读为“黄”。关于“魏颗俘获秦大将杜回”一事,有段历史佳话:魏颗的父亲魏犨是春秋时晋国有名的猛将,他有个宠妾叫祖姬。每次出征前,魏犨都要交代家里人说,“万一我战死,就让祖姬改嫁,别耽误了她的青春。”后来,魏犨得了重病,临死前却交代家人让祖姬殉葬。魏犨死后,其子魏颗坚持认为父亲要祖姬殉葬,是在他神智昏乱时说的,不应听从,坚持让祖姬改嫁了。后来,魏颗同秦将杜回交战,节节败退,退到一片深草地。杜回健步如飞,追杀到草地中间时,步履艰难,几次踉跄欲倒。魏颗回头一看,原来有一位老人伏在草丛中,把长长的草结在一起,形成一道道绊索,致使杜回像进了罗网。魏颗大喜,赶快驱车冲上前去,捉住杜回,打败了秦军。当夜,这位老人给魏颗“托梦”,这才知道他是祖姬的老父,为感谢魏颗的救女之恩而来助其一臂之力。后人就把“结草”作为知恩图报的典故。15朱交便:相传,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曹姓。周武王灭商后,封曹安后裔曹挟于邾,建立邾国。其贵族以“邾”为姓。后来,邾国被楚宜王所灭,其后人便去“阝”以“朱”为姓。交便:取义善于与人交往,大家都方便而安乐。16孔何伤:孔氏始祖是孔父嘉。周武王战胜商朝后,封商纣王庶兄微子于宋。微子死后,由其弟仲衍继位。仲衍的曾孙宋闵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弗父何把君位让给了弟弟宋厉公方祀。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历任宋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大臣。他的儿子名嘉,字孔父,在宋国任大司马,因华督作乱而被杀。当时,孔父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到鲁国。木金父长大以后以父亲的字孔为姓,定居鲁国。木金父生睾夷父,睾夷父生防叔,仕鲁,为大夫。生相夏,夏生叔梁纥,纥生孔丘,字仲尼。又,孔氏主要姓源还有一说:相传商代始祖契为帝喾之子,其母简狄吞乙(燕)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因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字天乙,后代以“子”加“乙”为姓,遂有孔氏。何伤:没有什么伤害,无人能够伤害。17师猛虎:师,是对盲乐师的称呼,亦为古掌乐之官的官名。其始祖,一说是子师仆,本姬姓,郑大夫子师仆的后人以官名“师”为姓。一说自晋师旷之后始以师为姓。师旷,春秋晋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精于辨音。晋平公铸大钟,众乐工皆以为合乎音律,唯独师旷不以为然,后经师涓审度,果然不合音律。其人以猛虎为名,取崇尚威猛之义。18石敢当:石氏的始祖是石碏。石碏是卫康叔六世孙靖伯的孙子,春秋时卫国大夫,是历代学者公认的石姓始祖。石碏曾大义灭亲:卫桓公十六年,桓公之弟州吁弑兄,自立为君。石碏之子石厚是州吁的好友,又是州吁弑兄的同谋。石碏得知此事,设计把州吁和石厚诱骗到陈国,请陈侯把这两个人抓起来,送卫国处置。这一义举,得到人们的称颂,石厚的儿子以祖父的名字中的石为姓。敢当:勇气过人,所当无敌。19所不侵:所所,砍伐树木的声音。古代有虞衡官,因其主管山林砍伐,便以伐木声“所”为姓。不侵:取义谨慎诚实,不做掠夺强暴的事。20龙未央:龙氏姓源,一支是舜时一个名叫龙的大臣,任上传下达的纳言官。他的后人便以“龙”为姓。另一支,有个叫董父的,舜已赐他姓董,后又改氏为“豢龙”,他的后人(中有一支)将“豢龙”简化为“龙”氏。未央:取“长寿无极”义。21伊婴齐:伊氏始祖是伊尹。伊尹名挚,原是位隐逸之士,躬耕于有莘氏之野(“耕莘”一词,即出典于此)。伊尹虽隐居不问世事,但品格才智誉满四方。当时,有志于推翻夏桀暴政的商汤,恳请他出山,一连请了三次才出来。他不辱使命,助汤推翻夏桀。商汤的儿子太甲继位,不学好,伊尹以两朝元老身份,把太甲放逐到桐,并代为主持朝政。三年后,太甲悔过,他又把政权还给了悔过自新的君主。对此,历史给予很高评价,称其为一代贤相。婴齐:取义长得要像聪明可爱的婴儿一样。按照韵文的规律,本章至“龙未央”句,用同一个韵脚,文气已完足,本可由此截断,独立成“章”。那么,“伊婴齐”就应下移,与“翟回庆”相钩连。但《急就篇》是按字数分面录写的,每“面(章)”63个字,故将“伊婴齐”置于此处,而行文则与下“章”更贴近。另,凡人名用字,我们都说“取……义”,因为每个汉字的构形部件都有其“义素”。义素即该字的词义元素,它与“字意”有关联,但又不完全相同,不能干脆说“字义”即“词意”。如钱、笺、浅、线、贱各字皆有“戋”旁,含“卑小”的义素;红、江、杠、虹、肛皆有“工”旁,含“粗大、醒目”的义素;京、高、亭、亮皆有“京字头”的偏旁,含“高敞”的义素等。因此,我们按文字学的规矩,称为“取…义”而不作“取…意”。当然,一般社会读物中是可以通用的,毋庸计较。

第三姓氏·3

(伊婴齐)翟回慶1畢稚季2昭小兄3柳堯舜4樂禹湯5淳于登6費通光7柘溫舒8路政陽9霍聖宮10顏文章11管財智12偏呂張13魯賀喜14觀宜王15程忠信16吳仲皇17許終古18賈友倉19陳元始20韓魏唐21(伊婴齐与)翟回庆。毕稚季与昭小兄(叶音“况”),柳尧舜与乐禹汤,淳于登与费通光。柘温舒和路政阳,霍圣宮和颜文章。管财智和偏呂张,魯贺喜与祝宜王。程忠信跟吴仲皇,许終古跟贾友仓。陈元始跟韩魏唐。1翟回庆:翟氏,春秋齐国大臣翟偻新的后人。另,西河翟氏出自黄帝之后,春秋时世居北地,后徙西河。秦并天下,子孙分散,居晋地及江南。北地,秦置北地郡,在甘肃、宁夏交界处,历代地域不一。回庆:颜师古说,取意福喜方来。2毕稚季:毕氏始祖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封于毕(在今陕西西安、咸阳以北)。他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同召公等大臣一起辅政,使周的经济文化有较大发展,形成“成康之治”的盛世。稚季:取意最有沙成长的希望。稚:幼小。季:伯仲叔季之季,老四,排行最小。3昭小兄:昭氏,楚之同姓,连同屈、景两姓并为楚国的“三闾”贵族。战国时期,楚国有大臣昭奚恤。小兄:意为他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兄:作为叶韵字,应读如“况”。《帛书老子》“天地有弗能久,而兄于人乎”句中之“兄”,即读如“况”,证明“兄”有“况”音。4柳尧舜:柳氏,鲁公子展禽的后裔。展禽食采于“柳下”地方,其后人以“柳”为氏。展禽,即“坐怀不乱”、名扬后世的柳下惠,春秋时鲁国人,封于柳,家种柳树,死后谥号为惠,史称柳下惠。柳下惠任鲁国士师,即管理刑狱的官。尧舜:即帝尧与大舜,远古部落联盟首领,古史称其为圣明君主。以尧舜为名,取意依尧舜的法则行事。5乐禹汤:乐氏与宋氏同源。春秋时的宋国,是商纣王同父异母兄弟微子所建。这一地方,原是封给武庚的,武庚叛乱被讨平后,周成王就把河南商丘以东至江苏铜山以西的一大片土地,封给了微子。并封他为封建制度中地位最高的“公”,称之为宋公。宋戴公之子衎(kàn),字乐父,他的孙子夷父须,以祖父名字中的“乐”为氏。禹汤:夏禹和商汤。后世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取禹汤为名,意为敬佩夏禹和商汤两王的高尚贤明,沿袭他们的法则行事。6淳于登:淳于氏的始祖淳于公,周武王时,受封于斟灌国,易号为淳于国,故地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一带。淳于国被杞国吞并后,国人以国名“淳于”为氏。登:远古时代的一种礼器,比“豆”大,转义为“登高”之“登”。7费通光:“费”有两个读音。读音不同,姓氏来源也不同。一读(fèi),源出嬴姓。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费(今山东鱼台县西南),赐姓嬴。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大廉,继承伯益驯鸟的行当,称鸟俗氏,是秦、赵二姓的祖先。二儿子叫若木,留在费国继承君位,子孙以费为姓。二音(bì),源出姬姓,春秋时鲁桓公第四子季友的后代。季友与鲁庄公、庆父、叔牙四人是同胞兄弟。庄公有妻哀姜和孟任。哀姜无子,庄公欲立孟任之子公子般为太子。叔牙与庆父友善,提出要让庆父继位。季友则助公子般为君,便设计毒死叔牙。庄公死后,季友立公子般为君,在党家操办庄公丧事。庆父同哀姜有私情,他们拟立哀姜陪嫁妹妹叔姜所生的儿子开为君。便派人去党家刺死公子般,拥立公子开为鲁闵公,赶走季友。第二年,庆父又杀死闵公,拟自立为君。季友在陈国听说此事,便带着闵公的弟弟申赶回国。庆父连杀二君,引起公愤,听说季友回国,纷纷起来围攻庆父。庆父便自杀了。季友再立申为国君,称为鲁僖公。僖公为奖励季友,便把费邑(在今山东费县北)封给他。其后有的以邑名“费”为姓。还有一说,费氏始祖是楚人费无极。费无极,一作费无忌,公元前年楚平王立,任他为太子少傅。通光:取意为人开明。8柘温舒:柘,楚地名,后为县名,汉时属淮阳国。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地名“柘”命氏。淮阳国,汉高帝于公元前年置,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温舒:取意温裕而安舒。9路政阳:路氏姓源:一,路原系水名,汉初置路县。居住在那里的人以路为姓。二,炎帝之后,黄帝封其支子于潞,春秋时期的潞子婴儿就是其后人。后来,潞氏子孙去三点水以“路”为氏。三,出自姬姓。帝喾的儿子名挚,挚的儿子叫玄元。玄元在唐尧时期立下大功劳,受封为路中侯,其后代子孙遂以“路”为姓。政阳:取意能够为政且有光辉。10霍圣宫:霍氏始祖霍叔武,一作霍叔处,周文王第六子,武王同母弟。武王克商后,被封于霍国(今山西霍县西南),与管叔、蔡叔共同监督被封于殷墟的纣王之子武庚,称之为“三监”。后来,管叔、蔡叔参与武庚叛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管蔡之乱”,叔武受到牵连,被贬为庶人,由他的儿子继任霍君,一直到公元前年,霍国才被晋国所灭。霍君的后人,以“霍”为姓。圣宫:圣人的宫室。11颜文章:颜氏姓源,一支是颛顼之后。颛顼生老童,老童生吴回,为高辛氏掌火之官,称之为祝融。祝融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第五子名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zhū今山东邹县东南),是鲁国的附庸。其后代邾武公名叫夷父,字颜,《春秋公羊传》中称他为“颜公”,他的后人便称姓“颜”。另一支始祖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其支庶有食采于颜邑的,子孙遂以颜为姓。文章:本义取文彩华丽之意,后用于称结构完整的书面作品。12管财智:周武王灭纣之后,封三弟叔鲜于管国(故址在今河南郑州管城),称管叔。后来,管叔勾结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反叛,被周公旦镇压,管叔被杀。其子孙就以“管”为姓。一说管氏为周穆王的后代。周穆王将庶子封于管,后代亦姓管。财智:取意富于才干而又多智慧。13偏吕张:偏氏,古“偏将军”之后。偏:楚军中主管偏的军官,其后人有的即以此官名为姓。偏,又是楚军士卒和兵车的编制单位。兵五十人为偏。战车二十五乘为偏,五偏为一列。又有大偏、小偏之分,数量不一。吕张:喻意为亲信得力之臣,可以帮助王室扩张势力。吕:音义均同于“膂”。“吕”象脊梁骨之形;“膂力”,支撑力。张:铺展,扩张。14鲁贺喜:鲁氏始祖伯禽,周公旦长子。周公最初封在鲁国(今山东省曲阜一带)。他为辅佐周王,就留在都城,让儿子伯禽去鲁国。伯禽在鲁国,征服了周围的淮夷、徐夷,使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后来因为因循守旧,逐渐落后,至鲁顷公,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贺喜,取意有喜可贺。15观宜王:观氏,夏代的同姓诸侯国,国灭之后,便以“观”为姓。另,“观”字或写作“灌”,斟灌是夏时的国名,其后人以“灌”为氏。宜王:取有益于王室之意。16程忠信:程氏姓源,一说是颛琐重黎之后。颛琐生称,称生老童,老童有二子,一名重,一名黎。重的裔孙封于程(今河南洛阳东部)。周宣王时,程伯休父为王司马,以封地名程为氏。一说是春秋时晋国大夫程郑,荀氏的庶子、荀林父的弟弟荀欢,食邑于程(今山西新绛县东北),其后代亦以程为姓。忠信:取意为人诚实,不迎合曲从。17吴仲皇:吴氏始祖是仲雍。吴氏缘于周,本一家。周太王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他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幼聪明过人,周太王打算让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传位给姬昌。太伯和仲雍明白父意,跑到无锡、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太伯无子,死后就由仲雍继位,世代相传,十九代孙寿梦正式称王。发源于江浙一带的吴氏,很快繁衍到齐鲁之间。山东吴姓,大多是吴季札的后代。仲:排行第二。皇:光明而正大之意。18许终古:许氏始祖,一说是文叔,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被周武王封于许国(今河南许昌市东)。战国初期,被楚国吞并。文叔的后代以封地许为姓。另一说,许氏始祖系许由。许由是位隐士,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隐居在颍水之阳的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岛长,由不愿闻,洗耳于颍水之滨。终古:颜师古说,取意继往开来不废绝。19贾友仓:贾氏始祖贾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有个少子公明,被周康王封于贾,号贾伯。贾国灭亡后,贾伯的后代称姓贾。贾氏的另一始祖叫狐偃。他是晋文公的舅舅,辅佐晋文公完成霸业,使之成为当时的五霸之一。狐偃的儿子贾季,因食采于“贾”,其后称姓贾。友仓:取意仰慕仓舒而亲近他。传说远古高阳氏颛顼苗裔中有八个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其一即为仓舒。又,传说黄帝时发明汉字者名“仓颉”,以“仓”为“友”,取义于走向“文明”、“文雅”。20陈元始:陈氏始祖妫满,舜的后裔。周武王克商后,访求尧舜禹三王子孙,封以王侯名号,称“三恪(sānkè)”,以示敬重。访得舜裔妫满,将他封于陈地,侯爵,都于“陈”邑(今淮阳)。妫满的谥号为陈胡公。人称“胡公满”,其后人即以“陈”为姓氏。他的十世孙陈完,因故流亡齐国,为避祸,取“陳”字的一部分,改姓“田”,成为战国“田齐”之祖。元、始:二字都有“开头”、“第一”的义素,人们常用于对长子的称呼。21韩魏唐:韩姓源出姬姓。周成王封其幼弟叔虞于唐。唐地后为晋国。唐叔虞的子孙多为晋国大夫,有食采于“韩原”者,其后便姓了“韩”。魏唐:二字都有“大”的义素。取魏、唐两朝名为人名。交待一下:本书关于“姓源”的词语注释,大体承袭颜师古原注,这可帮助人们了解姓氏渊源,但未必就是该姓惟一的“根”;社会越发展,姓氏交叉变易的可能性越复杂,难以一概而论,不能拘守。另,对于人名用字,原则上取其褒义、通用义,大体承用颜注而不限于颜注。双字的人名,有能构成双音词者,大多不能构成双音词,不必勉强作串连解释。上述解释,只是提供一个理解的路数。又,由上可知,汉人取名,大多“很阳光”,很大气,这也是时代风气使然,体现了大汉的时代精神。

第四姓氏·4

液容調1柏杜楊2曹富貴3尹李桑4蕭彭祖5屈宗談6樊愛君7崔孝讓8姚得賜9燕楚莊10薛勝客11聶干將12求男弟13過說長14祝恭敬15審毋妨16龐賞贛17來士梁18成博好19范建羌20閻歡欣21宁可忘1液容调共柏杜杨,曹富贵共尹李桑,萧彭祖共屈宗谈,樊爱君共崔孝让。姚得赐与燕楚庄,薛胜客与聂干将,求男弟在过说长,祝恭敬与审毋妨。庞赏赣和来士梁,成博好和范建羌,阎欢欣和宁可忘。1液容调:原注:液,一作掖。液氏,上古时期的道术之士,善于炼丹合药,能作汤液。他的后人因此以“液”为姓。容调:取意容颜举止谐调和悦。2柏杜杨:相传远古有柏皇氏,东方部族的首领,名芝,因以柏木为图腾,称其为柏芝。他曾担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众而无所求,深得民众拥护,尊为柏皇,他的子孙就以柏为氏。除上述姓源外,还有两说:一是帝尧时,伯皋封在伯(在河南舞阳县南),号柏成子,后代子孙以封地柏为姓;二是春秋时有个柏国(今河南省西平县),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名柏为氏。杜杨:取杜梨、杨树二木为名,易养活。3曹富贵:曹氏始祖,一是颛顼(zhuānxū)的后裔。颛顼有个儿子吴回,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相传为古代天子。他的妻子一胎剖腹产下六个儿子,安为第五子,姓曹。周武王将他封于邾(在山东邹县东南一带)。战国时,邾国被楚灭掉,有的邾人复用曹姓。二是周文王的第十三子、周武王的弟弟振铎,被周武王封之于曹国,称曹叔振铎。建都于陶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后来,曹国被宋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富贵:取义满而不溢,高而不危。4尹李桑:尹氏姓源,一为少昊之后,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少昊帝的儿子殷,担任工丘(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受封于尹城(山西隰xí县东北一带),后世子孙以尹为姓。二是以官名为姓。尹是商、西周时辅弼之官的官名,职位相当于宰相。商汤时有伊挚为尹,周宣王时兮伯吉甫为尹。兮伯吉甫,宣王时太师,位居“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之首。他们的后代中都有以尹为姓的。李桑:以李、桑二树为名。5萧彭祖:萧姓源起周代的萧国。萧国,其地即徐州萧县(今属安徽省),后为宋所灭。微子之孙大正,平定南宫长万之战有功,被封于萧,子孙后代以萧为氏。关于“大正平定南宫长万”的故事:南宫长万是春秋时宋国一员猛将,在攻打鲁国时被俘,后被放回。公元前年的一天,宋闵公同南宫长万博戏。因一句戏言,南宫长万恼羞成怒,打死了闵公,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大正(一说吴大心)是宋国始祖微子启裔孙,他将众公族子弟及随从组织起来,又到曹国请求援军,杀了南宫长万及其同党,平息了这次叛乱。大正功勋卓著,受封于萧,称萧叔,他的后代便以萧为姓了。彭祖:仰慕远古寿星彭铿,崇尚其长寿。6屈宗谈:屈氏始祖是楚武王的儿子瑕。春秋时期,楚武王的儿子瑕任楚国莫敖(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食采于屈地(今湖北秭归县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屈为姓,屈原即其后。另,南北朝时期,元魏代北有复姓屈突氏者,入中原后改汉姓为屈氏。宗谈:意为有能言善辩之才。7樊爱君:樊氏始祖仲山甫,周太王二儿子虞仲的后代,周宣王时大臣,食采于“樊”。他的子孙因邑命氏姓了樊。另,殷人七族中有一支姓樊,史称子姓樊氏。爱君:颜师古说,取意仰慕鬻拳之为人。鬻拳(yùquán),一作粥拳、粥权,春秋时楚国大夫,一位忠诚耿直之士。他曾强谏国君,不从,便以武器胁迫,后认罪自刖(yuè断足),被任为大阍(hūn守门吏)。后楚文王为巴人所败归来,他闭门不纳,迫使楚王前去伐黄(在今河南),楚王于归途病死,他礼葬文王之后自杀。8崔孝让:崔氏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代。姜太公生子丁公伋(jí),丁公伋的嫡子季子,把应由他继承的君位,让给有才能的兄弟叔乙。叔乙继位后,就把崔邑(今山东省章丘西北)封给季子,称姓崔氏。孝让:取义既尊祖爱亲,又能谦让。9姚得赐:姚姓源自虞舜,以地名为氏。舜生于姚墟(今山东濮县南),他的子孙就以其出生地“姚”为姓。妫姓也是舜的后代,后来有不少改为“姚”姓。晋时,羌族首领姚弋仲,本是汉代西羌烧当氏后代,他自称祖先是帝舜的后代而改姓姚。得赐:取义经常得到君王的宠赐。10燕楚庄:燕氏出自姬姓。多年前,周天子分封诸侯,把邵公封在蓟地。邵公被雄伟的燕山吸引,便把封国称为燕,史称北燕。另一支是南燕,位于河南汲县西,黄帝之后。有学者认为,北燕、南燕,虽是两个国家,一个是周文王之子邵公的后代,一个是黄帝的后代,源流看起来不同,但追根溯源,都是黄帝的姬姓后裔。楚庄:仰慕楚庄王。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他重用孙叔敖等,整顿内政,增强兵力,陆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附,成为霸主。11薛胜客:薛氏始祖,为黄帝后裔奚仲。黄帝的小儿子禹阳因受封任而得任姓。禹阳的十二世孙奚仲,在夏禹时曾被封于薛地(今山东滕县南),他的十二世孙仲虺(huei),商汤时又被封于薛,为汤左丞相,历夏、商、周三代,六十四世,周末为楚所灭,子孙遂以国名薛为姓。一说,战国时贵族孟尝君封于薛(亦在今山东滕县南),秦灭六国后,其子孙亦以薛为氏。胜:胜任。客:被礼敬为上宾。12聂干将:聂氏最初出现在卫国,以地名为氏。究其姓源,出自姜姓,望出河东。齐丁公封支庶子于聂城,为齐国附庸,其后以国为氏。有学者认为,卫国本是姜太公的子孙所建,聂氏始祖应是姜子牙。干将:古代著名利剑,一说是剑师之名。13求男弟:求氏,本是居住在卫国裘氏之地的人氏,故称姓“裘”,后来又改姓“求”。一说“求”氏本姓“仇”氏,因逃难而改为“求”。男弟:为区别于女弟,这是上有兄长的称呼。14过说长:过氏,夏时诸侯“浇”之国,也称有过氏。被夏代中兴之主少康灭之。今莱州掖县北有过乡。子孙以国为氏。说长:颜师古说,同“悦豫”,“说”有“悦”义,经常喜悦愉快。15祝恭敬:祝氏的始祖是黄帝的后裔。周武王分封先代遗民,黄帝的后裔被分封于祝(今山东历城西南),其子孙后代中就有的以封地名“祝”为姓。一说,祝氏,郑国大夫祝聃的后人。恭敬:取义于“不忘恭敬”,仰慕赵盾之为人。赵盾,即赵宣子,晋襄公七年(公元前年)为晋中军之将,掌握国政,敬慎严谨。晋灵公即位后,荒淫暴虐,他多次劝谏。后为避灵公杀害而出走。族人赵穿杀灵公,他归而拥立晋成公,掌国政二十年。16审毋妨审氏始祖,一说是周代司空属官,主“审曲面势”,赐姓“审”。一说是汉辟阳侯、左丞相审食其的后人。司空,官名,掌管土木工程的官。审曲面势,本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安排营造。审食其(shěnyìjī),汉初江苏沛县人。初随刘邦起兵,为舍人。曾经同吕后一起被项羽所俘,渐为吕后亲信,封为辟阳侯。吕后时,任左丞相。文帝时,被免去相位。后被淮南王刘长所杀。毋妨:没有什么能妨害他。17庞赏赣:庞氏始祖,一说是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封于庞乡,以地名为氏。另一说,高大之屋称庞。庞氏的祖先,资产丰厚,喜欢建造高大房屋,乡亲们羡慕,称其为“庞”家,庞氏的祖先遂以“庞”为氏。赏赣:得到君王的赏识、赏赐。赣,赐也。18来士梁:来氏始祖,一说是殷氏家族的分支。成汤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宋氏等,来氏是其中之一。一说,来氏,本作郲氏,子姓,商之支孙,食采于郲,因以为氏。其后避难而去“阝”为来姓。士梁:取有栋梁之材之意。19成博好:成氏始祖,一支是周文王第五子叔武。周文王五子叔武封于郕,建立郕国,子孙以国为氏,后去“邑”为成氏。另一支是春秋时楚国国君若敖(熊仪)之子成虎,他的孙子中有人以祖父之字“成”为氏。博:大的意思。20范建羌:范氏的祖先是帝尧,初居于唐,后居陶,史称陶唐氏。陶唐氏既衰,他的后裔中有个叫刘累的,为夏朝第十四代君孔甲豢养龙,被封为御龙氏。商代初期,豕韦国君为彭姓,后被刘累之后代之。商朝末年,豕韦氏迁居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周成王灭唐后,又把他们迁到杜(今西安市东南),称杜伯。周宣王时,杜伯无辜被杀,其子隰(xí)权逃往晋国当了士师(法官)。隰权的儿子士蔿(wěi)以官名为姓,子孙称“士”氏。士蔿的孙子士会为晋国上军主将,因战功,升中军元帅,执掌国政,先得到封邑“随”,后又得到“范邑”(在今河南范县),所以称随会、范会。后来,他的子孙分为士氏、范氏、随氏三支。范氏的子孙后代以邑为氏,称范氏。另有说是越国名臣“范蠡”后裔的。范蠡,籍贯南阳,弃官从商,大发,被尊为“商圣”。建羌:取义立功于西羌之地。21阎欢欣:阎氏姓源有四:一、周武王封泰伯曾孙仲奕于阎乡,其子孙以封地名为氏。二、周康王之子受封于阎城,其子孙以其封地名为姓。三、春秋时,晋成公之子懿,受封于阎(今山西安邑县西部,一说在运城县),其后世子孙以封地名为姓。四、阎是里巷中的门。因居住在那里,便以“阎”为姓。欢欣:得人欢心。1宁可忘:内容见下文。这句是第四、五两卷间的串接条目。本书姓源,均依“《急就篇》颜师古注”译写而成,适当吸收了其他古籍的说法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每个姓氏,颜师古都要追溯到远古、上古的历史名人、帝王将相那里去,似乎所有国人的姓氏都来自“上层”,那么,大量民众就没有后代了吗?他们的后代哪里去了?回答是:第一、人们普遍喜欢尊崇有作为的“远祖”,一为纪念他们,二为追随他们,就用他们的姓、名、字号、职业、封地、特长……等作为“姓氏”之源了;第二、远古、上古只有“百姓”,百十个姓----只有贵族之家才有姓有氏,其他人、尤其是下层人,跟着奴隶主或农奴主走,是没有自己的姓氏的,多数人连个名字也没有,故他们虽然子孙众多,但还是“没名没姓”。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坚持租房比起拥有自己的房子来所具有的不利因素,但是,显然,野蛮人拥有自己的房子,因为盖房子的花费太低了,而文明人一般都租房子,因为他买不起房子;

第五姓氏·5

寧可忘1苟貞夫2苗涉臧3田細兒4謝內黃5柴桂林6溫直衡7奚驕叔8邴勝箱9雍弘敞10劉若芳11毛遺羽12馬牛羊13尚次倩14丘則剛15陰賓上16翠鴛鴦17庶霸遂18萭段卿19泠幼功20武初昌21(上接“宁可忘”)苟贞夫与苗涉臧,田细儿与谢内黄。柴桂林与温直衡,奚骄叔与邴胜箱。雍弘敞共刘若芳,毛遗羽共马牛羊。尚次倩共丘则刚,阴宾上共翠鸳鸯。庶霸遂和萭段卿,泠幼功和武初昌。1宁可忘: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的曾孙谥号“宁公”,其支庶子孙因以“宁”为姓。一说“宁”是卫大夫宁俞的后人。宁俞,即宁武子,卫国大夫,贤明忠勤,孔子称赞他:“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可忘:取义:善德不可忘记,而施恩可忘。2苟贞夫:苟氏始祖,一说为黄帝的后裔。一说苟乃草名。在黄河以北有个地方生长茂盛,居住在那里的人便姓了苟。还有一说,晋荀氏,后因避难而改姓苟,取字形相似。贞夫:以贞为名,取意有岁寒松柏之气节;夫:士大夫的称呼。[今按]据新华社南京分社主办的《现代快报》年8月31日报道:五代十国之后晋有一姓“敬”的大臣,因避皇帝石敬塘名讳,将“敬”字减去“文”而改姓“苟”。从此便有了老苟、小苟、苟太太、苟老师……让苟姓人家面临诸多尴尬。前不久,河南登封唐庄乡“苟”姓村民求助公安局,恢复了“敬”姓。此举,让苟姓人家觉待是对他的人格的“尊重”。3苗涉臧:原注:苗,一作茅。苗氏,芈姓。楚大夫伯棼之后。伯棼想篡夺楚庄王的王位,失败被杀。其子贲皇奔晋,晋君把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南)封给他,便称苗贲皇。苗贲皇为晋国出了不少力,晋君非常器重他。其后以封地苗为姓。涉臧:意为所涉都是善道。臧,善也。另一种说法,是因为遇难避祸而涉水藏匿。4田细儿:田氏的祖先,负责征收田赋,便以“田”为姓。又,陈厉公的儿子陈完为避御寇之乱,投奔齐国,齐君使之当工正(官名。春秋时齐﹑宋﹑鲁等国设置,掌百工之官),食采于“田”。子孙于是改姓“田”。田为“東”字的构成部分,加只古时“陈”、“田”音近,故陈氏改姓为田,世代为辅佐大臣,其后代篡夺了齐国政权,自称齐王,又改称东帝。是为“田齐”。细儿:意为幼子,小儿子。5谢内黄:谢氏始祖是炎帝的后裔申伯。申伯,姜姓,炎帝之后,周宣王长舅,封于谢(河南唐河县南),号申伯。子孙以国名谢为姓。内黄:取意黄中通理。一说取内黄县名为名字。黄中通理,语出《周易》,意为:君子的美质好比黄色中和,通达文理,他身居臣下之位,才德之美蕴存在内心,畅流于四肢,发挥于事业,是最美的美质。6柴桂林:柴氏始祖高柴。齐文公之子公子高,有个孙子叫高傒。高柴是高傒的十世孙,字子羔,身高不过五尺,相貌很丑,但品行出众,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高柴的孙子举,以祖父名“柴”为氏。桂林:冬天枝叶茂盛不凋败。7温直衡:温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周武王子,周成王弟)之后,封于温,以封地名温为姓。又,晋国大夫郄至,食邑于黄河以北的温地,他的后人亦为温氏。郄(xì)至:春秋时晋公族大臣,唐叔虞之后,姬姓,权倾朝野,成了晋厉公的心腹之患,后被厉公借故杀死。直衡:取意正直而公平。8奚骄叔:奚氏源于任姓。传说黄帝之子禺阳被赐姓任,禺阳后代中有叫奚仲的,发明了车,在夏朝任车正,居于薛(山东滕县西南),后迁居于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东),其子孙就以其名中的“奚”为氏。另,鲜卑族之薄奚氏、达奚氏的后代中,有改姓“奚”的。骄:父母所喜爱的儿子,便为他取此名字。叔:排行老三。9邴胜箱:邴(bǐng),亦作“祊(bēng)”,春秋时郑国祭泰山之邑。故地在今山东费县东约三十里。居住在那里的人家以“邴”为姓。齐大夫邴歜(chù)食采于邴,他的子孙将“邴”字去邑(阝),姓了“丙”。又,晋大夫邴豫食邑于邴(河南成武县东),他的子孙也以邴为氏。胜箱:箱,大车的车箱,能装载重物。胜箱:能负重致远。这是以能拉动大车的“牛”为比喻。一说,取义于堪任在东西“厢”当帝王的侍从。10雍弘敞:雍氏始祖雍伯,周文王第十三子,受封于雍国(河南沁阳县东北),其后世子孙以国名雍为姓。又,早在商、周两朝之间,就有人以雍为氏。弘敞:高大宽敞明亮。11刘若芳:刘氏与范氏是同一个祖先----刘累。汉高祖刘邦就是其后人。刘累有个后人叫士会,春秋时为晋国正卿,字季,食邑在随(今山西介休东南),后更受范邑(今山东梁山西北),亦称随会、随季或范季。死后称随武子、范武子。士会一度奔秦,原因是晋襄公死后,他奉晋执政大臣赵盾之命,到秦国迎立公子雍,赵盾因晋襄公夫人缪嬴大闹,要立太子夷皋为君,无奈,便亲自率晋军去阻挡。对赵盾的出尔反尔,秦人非常恼火,双方就在令狐一带打起来。秦军准备不足,打了败仗。士会为此逃到秦,后仍归晋,任上军之将,继而升任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先得到封邑“随”,后又得到“范邑”(在今河南范县),所以称随会、范会,后来,他的子孙分为士氏、范氏、随氏三支。范氏的子孙后代以邑为氏,称范氏。士会归晋后,他的家人有留在秦的,姓了“刘”,意思是“留”。又,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其子孙以邑名“刘”为氏。若芳:如同杜若一样的芬芳。若:杜若,芳草名。12毛遗羽:毛氏姓源,一是周文王之子毛伯明食采于毛(今河南宜阳一带),子孙因以为氏。二是周武王封弟弟叔郑为毛伯(毛国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又称毛叔郑、毛公。现代出土的青铜器毛伯敦、毛公鼎等都是其遗物。后世姓毛。遗羽:自谦之称,意为如同羽毛一样轻贱。13马牛羊:马氏源出于赵氏,祖先是造父,系颛顼的裔孙伯益的十三世孙。传说造父善于驾御马。他因献八骏,幸于周穆王。穆王使之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时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大破之,因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造父的后人中有的姓马,大概是因为造父善于驾御马的缘故。一说马氏祖先叫赵奢。赵奢本是小小的田税官,因不畏权势而出名。赵国贵族平原君家不交租税,赵奢先后杀了他家九个管事人员。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说,“你是赵国的贵公子,你带头不守法,法律就要失去效用,国家无法就要亡。国家一亡,你还有什么权势?”平原君觉得此言有理,就把他推荐给赵王,让他管理国家田赋。他上任后,国库充足,百姓富裕。后来,秦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是赵国的友邻,赵王就派赵奢领兵去救援。赵奢指挥有方,杀得秦军大败而逃。为奖励赵奢,赵王赐号马服君(马服系战国赵地地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称其子赵括为马服子。又,金之马庆祥,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后代亦称马氏。牛羊:以“牛羊”为名,是一种爱称,比喻喜爱而养育之;又是一种“贱称”,取义容易养活。14尚次倩:尚氏,姜姓,齐国太公之后。太公号太师,又号尚父,其后世支孙因以“尚”为姓;夏朝夏后氏部落成员有尚黑。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之“尚”为姓;秦朝负责管理的官为尚书,任此职的子孙后代也以其官职名为尚姓。次倩:英俊老二。次,排行老二。倩,喻指男子少壮俊美15丘则刚:丘氏起源于营丘,祖宗是姜子牙。姜太公封于齐,都于营丘。他的支庶居于营丘(其地在今山东临淄,一说在潍州昌乐,有营丘故城)的,以‘丘’为氏。又,北魏鲜卑族人丘林氏、丘敦氏,改姓丘。颜师古说:陈有宛丘,居住在那里的人以“丘”为姓。丘,亦作“邱”。清.雍正时,为表示尊孔,为孔子避讳,于雍正三年下诏,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都加“阝”为“邱”。则刚:颜说:“则,犹象也,谓法象于天,为刚德而不干时。”法象,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为刚德而不干时,语出《春秋左传·文公五年》。全句为“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大意是,上天属于纯阳的刚强德行,尚且不触犯四季运行的顺序,何况人呢?16阴宾上:阴是周的采地。周大夫阴忌、阴不佞(nìng)、阴里的后人均以“阴”为姓。又,春秋末年,齐国大夫田氏独霸朝政,攻杀驱逐几家公卿。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鲜之后,管夷吾的七世孙管修逃到楚国,被封为阴邑大夫,后世子孙遂称姓阴。宾上:见宾礼于君上。取《周易》观卦六四爻“利用宾于王”之义。该爻辞的全句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大意是:观仰王朝的光辉盛治,利于成为君王的贵宾,即利于作官,为王朝效力。17翠鸳鸯:翠氏,楚国大夫景翠的后人,因逃避入关之迁,怀念故土而逃匿,改姓为翠。鸳鸯:取鸳鸯为名。鸳鸯有翠羽。18庶霸遂:庶氏的祖先,本是卫国的公族,因为不是正嫡,遂称为“庶”氏。春秋时期的邾庶其投奔鲁(这也是背叛先主宗庙的行为),其后亦为庶氏。霸遂:取意能成就称霸的业绩。19萭段卿:萭氏,即楀氏。楀,木名,因楀树而得姓。又,萭姓,夏禹之后,世代罕闻。另,汉代有从草从禹的萭姓。萭章,字子夏,住在长安西部,号曰“城西萭”。《汉书》说:萭子夏为京兆尹门下督从,官至殿中侍中,诸侯贵人争欲揖之,却莫与京兆尹言者。疑此萭章与禹姓相同。段卿:颜师古说,取意敦厚持重如同用石捶锻过,可以为卿相。另,鄅子国在琅琊,其后以卜国为氏。恐此‘鄅’、‘禹’也与‘萭’通用。20泠幼功:据学者考证,泠氏之“泠(ling)”,通“伶”,后来被误写为冷(lěng)。伶氏是远古掌管宫廷音乐歌舞的官员。伶伦,相传为黄帝时乐官,中国古代乐律的发明者。黄帝赐他以名为姓,称泠氏。幼:小儿子。功:意为能建功。幼功:少年之侯。21武初昌:周平王的幼子姬武,一出娘胎,手掌上就有个形状像“武”的掌纹,便以“武”为名。他的子孙,也就以“武”为姓氏了。又,武氏出自夏朝,是后羿的贤臣武罗的后人。又,春秋时,宋戴公之子死后谥号为“武”,称宋武公,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其谥号“武”为姓。又,殷王武丁的后代也姓“武”。初昌:取意开始强大。周人搞“宗法等级制”,讲嫡庶,分大宗小宗。姓,只由嫡长子长孙一脉去世代相承,其他子孙、尤其是“庶出子孙”(非正姜所生的子孙)一概不得用“姓”,只能用“氏”,故古语以“姓氏”连称。但姓氏并非一成不変,是可以转换的。每个家族的“开山始祖”,都有资格把自己原有的“氏”作为“姓”传给后代的长子长孙,而给另外的子孙以新的“氏”。秦始皇“不遵古制”,他废除了“氏”制。此后,子孙就不再区分姓或氏了,但嫡庶的观念依旧存在着。

第六姓氏·6

褚回池1蘭偉房2減罷軍3橋竇陽4原輔輻5宣棄奴6殷满息7充申屠8夏修侠9公孫都10慈仁他11郭破胡12虞尊偃13蔡游威14憲義渠15左地餘16譚平定17孟伯徐18葛轗軻19敦倚蘇20耿潘扈21褚回池加兰伟房,减罢军加桥窦阳。原辅辐连宣弃奴,殷满息连充申屠。夏修侠连公孙都,慈仁他连郭破胡。虞尊偃同宪义渠,蔡游威同左地余.谭平定同孟伯徐,葛轗轲同敦倚苏。最后有个耿潘扈。1褚回池:褚氏始祖,一支出自子姓。相传商的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吃了玄鸟的卵生契。卵,子也,遂以子为姓。契任舜的司徒,封于商。其子姓后代宋共公有子名段,字子石,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子孙因此姓褚。另一支是以地命氏的。古有褚地,居住在那里的人家以褚为氏。褚师,管理市场的官。春秋时宋、郑、卫等国均有设置。回池:颜师古说,如同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之义。回:波纹回旋。2兰伟房:郑穆公因其母燕姞梦兰而生,故号公子兰,其支庶有一支即以“兰”为姓。伟房:颜师古说,取意能力强,(好比一座大房子)各种技能集于一身。3减罢军:減即“减”。古籍中多作“減”,现简化作“减”。减氏祖先是晋国的公族大夫。春秋时,晋献公伐骊戎,获骊戎之女骊姬以归,十分宠倖她,立为夫人,生幼子奚齐。骊姬欲立奚齐为太子,乃谮杀太子申生,又逐走公子重耳、夷吾。献公死后,奚齐继位,被大臣里克所杀,骊姬亦被杀,还先后废除了一些亲奚齐的公族。史称这次事件为“骊姬之难”。这些公族的后人即以“减”为姓了。减:减省、清除的意思。又,《集韵·陷韵》:“减,姓,亦省作‘咸’。”《通志·氏族略五》:“减氏,亦作咸……或云巫咸氏之后。”巫咸,吴人,商朝贤臣。他是巫师,所以叫巫咸。有学者认为,巫咸是咸氏的祖宗。罢军:犹言停止武事。罢,一读“疲”,所以也有人说,罢军,是因长期从事兵役而疲劳了的意思,或曰“使敌军疲敝”。4桥窦阳:桥氏源出姬姓,是以山名命名的姓氏。相传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其子孙中有留桥山看守陵墓的,遂以桥山之“桥”为姓。一说桥氏后代姓了乔。原因是,东汉太尉桥玄的六世孙桥勤,在北魏任平原内史。北魏末年,丞相高欢擅权,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其欺凌,逃出洛阳,入关投奔宇文泰,建立了西魏。桥勤跟随孝武帝入关,成为西魏丞相宇文泰的臣属。有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姓的“木”旁,改姓“乔”,说是取“乔”之高远之意。桥勤不敢不从。从此,子孙后代便姓“乔”了。窦阳:空的洞穴称为窦,墙的南面称为阳,生于窦之阳,故以“窦阳”为名。以上均用ang韵,以下转为“u”、“ǖ”韵。5原辅辐:原氏始祖原伯,是周文王的十六子,封为原伯,其地在今黄河以北,后被晋吞灭,迁之于冀,其后人便姓“原”。后来晋又将原地更封给大夫先轸。先轸又称原轸,他的苗裔也姓“原”。还有,周代一采地也叫“原”,原庄公、襄公都食采此地。他们的后人也以“原”为姓。辅辐:像车辐支撑车轮一样为国家办事。6宣弃奴:宣氏,姬姓,鲁大夫叔孙侨如谥号为宣伯,其后人以宣为氏;宋宣公的谥号为宣,其后人以宣为氏;周宣王使周代中兴,国人赞美其德,他的支庶亦以其谥号“宣”为姓。弃奴:爱而讳之的名子,像被丢弃的孩子一样值得怜爱。7殷满息:殷氏,始封于商,至纣为周武王所灭,封微子于宋以奉汤祀。其子孙不得封者以国名“殷”为姓。满息,取意后代子孙多,生生不息。8充申屠:充氏,古代仙人充尚的后人。申屠:申徒,楚国的官号,类似司徒之官职。9夏修侠:夏氏,亦曰夏后氏,姒姓,颛顼帝的后人。大禹治水有功,受舜禅,至夏桀,凡十七君,十四世,四百七十一年,为汤所伐,放于南巢。武王克商,封夏氏后人于杞,其非为后不得封者,以夏为氏。又,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其孙夏舒,以王父字为氏,是为陈夏氏。修侠:修行游侠之事功。10公孙都:黄帝初姓公孙氏,支庶遂以“公孙”为姓。又,公子之子皆号公孙,其后不少以“公孙”为姓。都:闲雅,美好。11慈仁他:慈氏,本高阳氏才子的后人,赞美他们的祖先“八元”具有宣慈惠和的品德,因以“慈”为姓。高阳氏才子,传说远古帝王颛顼号高阳氏。他的后裔苍舒等八人,被舜推举为高阳氏八才子,历史上谓之八元。仁他:取意仁爱惠及他人。12郭破胡:古时“郭”与“虢”通,“虢谓之郭,声之转”,郭氏即虢氏。郭姓主要源于姬姓。周武王克商后,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市),虢仲于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后又封虢叔的裔孙序于阳曲(今山西太原市北),称虢公,一作郭公。其后遂有郭氏。又,齐有郭氏遗址,是个古国。国灭之后,亦为郭姓。破胡:战胜胡人,歼灭匈奴。13虞尊偃:虞氏,姚姓。舜以天下授禹,禹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城,后国绝,子孙以国号虞为氏。又,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弟仲雍号虞仲。武王克商,封虞仲之庶孙于虞城(山西平陆县北),其后以虞为氏。虞氏源流虽有两支,但追根溯源,其远祖都是黄帝轩辕氏。尊偃:取意自重而清高。14宪义渠:宪氏祖先,本是周代布宪官,其后人以“宪”为姓。布宪,司寇的下属,掌刑法禁令,颁布法令。司寇,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时沿用,掌刑狱、纠察等事宜。后世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义渠:古代国名,后为县名,这是以县名为名。15蔡游威:蔡氏源出姬姓。周文王的第五子叔度,受封为蔡国(河南上蔡)国君。周武王让他同管叔、霍叔共同监管殷族遗民,称为“三监”。武王死后,周成王年纪小,周公旦临朝摄政。蔡叔、管叔、霍叔见周公势力增大,很妒嫉,因此联合武庚反叛,被周公旦平定。事后,蔡叔度被放逐,成王改封叔度的儿子仲(名胡)为蔡伯。蔡国历年后被楚所灭。蔡伯子孙以蔡为姓。游威:取威名远扬之意。16左地余:周朝史官有左右之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左丘明就是春秋时鲁国的左史官。他们的后世子孙以官职“左”为姓。另,春秋时齐氏公族有左右子称号,左公子的子孙便以“左”为氏。地馀:封邑广大,土地多而有馀。17谭平定:周代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把夏禹的后裔封于谭国(今山东章丘县西),但谭国国势不好,不久就成了齐国的附属小国。公元前年,被齐桓公吞并。谭国国君谭子逃至莒(今山东省莒县),以国名“谭”为姓。平定:使天下安稳、安定。18孟伯徐:孟氏,鲁桓公儿子庆父的后人,号孟孙氏,他的后人称姓“孟”。又,卫襄公有个儿子叫絷,字公孟,称公孟絷,其子孙以其字为姓,称公孟氏,后省去“公”,成为“孟”氏。伯徐:伯,居长。徐,舒缓。19葛轗轲:夏代诸侯中有个葛伯,为汤所征服,失掉他的国家,因而称姓“葛”。又,春秋时期个有葛国,嬴姓国家,其后人也姓葛。又,相传,远古时中原有个部落叫葛天氏(今河南长葛一带),是著名的歌舞之邦。葛姓是葛天氏之后。葛洪在《抱朴子》中自述,他的先人是葛天氏。轗轲:取意坎坷不平,大概是仿效孟子名轲、字子舆之意。20敦倚苏:敦氏,姞姓之后。一说为秦文公时太史史敦的后人。姞氏,黄帝之后裔,后改为吉姓。倚苏:取意为百姓所依赖,于困苦中获得苏息。苏,这里读如“xu须”,叶韵。21耿潘扈:耿,地名,在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商代帝王祖乙的都城,盘庚迁都到亳后,仍居住那里的人氏以“耿”为姓。又,古代有耿国,在平阳皮氏县,被晋献公吞灭,耿国的后人亦称姓“耿”。潘扈:意为生活在水土广大的封地之上。潘,水名,在荥阳。扈,(山)广大的样子。本章至此,已满63个字,合乎本书各章体例。但颜师古注本之“第六章”下,还有内容,题为“第七”,据考证,那不是汉代史游原著所有,或许一是颜师古续入的;今即标为“附六·姓氏续章”。

附六姓氏·续章

焦滅胡1晏奇能2邢麗奢3邵守實4宰安期5俠却敵6代焉於7司馬褒8尚自于9陶熊羆10解莫如11樂欣諧12童扶疏13痛無忌14向夷吾15閎并訢16竺谏朝17续增纪18遗失餘19姓名訖請言物20焦灭胡共晏奇能,邢丽奢共邵守实。宰安期加俠却敌,代焉于加司马褒。尚自于与陶熊罴。解莫如与乐欣谐。童扶疏接痛無忌,向夷吾接闳并訢。竺谏朝接续增纪。续到遗失馀,姓名就终止。以下讲事物,从此就开始。1焦灭胡:周武王战胜殷商后,封神农氏的后裔于焦,焦国末期的后代以“焦”为氏。又,周代有姬姓小国叫焦国,后来被晋吞灭,其后人称姓“焦”。又,南中夷四姓中有焦氏。南中夷,在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焦氏是少数民族的大姓之一。灭胡:战胜胡人,歼灭匈奴。2晏奇能:晏氏是古老的姓氏,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晏安,远古部落首领祝融的后裔。这个家族传到春秋时代,主要繁衍于山东境内,因齐国大夫晏弱封邑在晏而得氏。晏弱之子晏婴,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齐国政局,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有战国时人搜集其言行编辑而成的《晏子春秋》传世。奇能:有奇才异能。3邢丽奢:邢氏本周公的后代。周公旦的第四子封于邢,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南。其后以国为氏。另,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丘(今河南温县东),子孙居其地,以邑名为氏。丽奢:美丽而不粗俗浅陋。又,丽:附丽,附着于。4邵守实:邵氏始祖姬公奭(shì),周文王庶子,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在燕国。他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后来,武王又把召,即今陕西岐山县西南之地封给他,所以又称召(shào)公。有学者认为,这位召公奭是邵氏的祖宗。守实:言行一致,真诚而不虚伪欺诈。5宰安期:宰氏,周大夫宰孔的后人。宰氏源于姬姓,以官命氏。周朝掌管王室内外事务,传达发布王命的大臣叫太宰。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人周公孔在周朝任太宰,又称宰孔、宰周公,其子孙称宰氏。安期:取仙人安期生的名字为名。6侠却敌:侠,战国时韩相侠累的后人。侠累,又称韩傀,韩烈侯时任相国,在朝与大臣严遂争权结怨,为严遂刺客刺死。却敌:取意能抗击抵御敌寇7代焉于:代,国名,在常山郡之北。代国被赵襄子吞灭,他的遗族遂称姓“代”。焉于:取意没有退缩屈服的。焉:同疑问代词“安”,哪里;于,曲折8司马褒:司马相传是帝少昊开始设置的职务,掌管军政和军赋,周朝时称夏官大司马。周宣王时,帝颛顼的后裔程伯休父任司马,因他平定当时盘据在淮河中下游的徐方立下大功,便赐“司马”为其姓。程伯休父的一部分子孙以官为氏,姓了“司马”;一部分仍以国为氏,照旧姓“程”。褒:宽大的意思。9尚自于:颜师古说,前面已有“尚次倩”,现又介绍尚自于,同一姓再次出现。“尚”或作“掌”,大概此“尚”姓是鲁大夫党氏之后。“党”亦音“掌”。自于:如同说自己依靠自己。10陶熊罴:陶氏,陶唐氏的后人称姓陶。陶唐氏,帝喾的次子,黄帝的玄孙,最初被封在陶(在山东省定陶县西北陶丘),后又迁到唐(现河北唐县),所以称陶唐氏,尧是他的号,又称唐尧。其子孙有的姓“陶”,有的姓“唐”。舜的儿子商均的三十二世孙虞阏及其父虞思,都担任陶正,其后以官为氏,姓“陶”。又,虞阏父是周武王的陶正,他的后人也称姓“陶”。陶正,管理制陶业的官。周成王封给周文王第九子康叔管理的殷民七族中,也有姓“陶”的。熊罴:《诗经》中说,“惟熊惟罴,男子之祥”,故以熊罴为名。“惟熊惟罴,男子之祥”,此言大意是,(占梦的官员说)梦见熊、罴,是生男孩的吉兆。后因此就把“熊梦”,或“熊罴入梦”作为祝人生男孩的吉祥语。11解莫如:解(xie),古地名,在黄河以东,当地人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周王朝畿内地有大小二解。大解在今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洛阳市西南,后成为晋地,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地名“解”为姓。又,周代诸侯国晋的始祖,名虞,武王子,成王弟,封于唐,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良,被封于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县),其子孙后代以地名“解”为姓。有学者认为,解氏的祖宗系唐叔虞。一说“解氏,晋大夫解扬、解狐之后,其先食采于解,今解州即其地。”莫如:没有能比得上他的。12乐欣谐:乐氏,见第三章“乐禹汤”注。颜师古说,乐氏,也是文中再次出现的姓氏。欣谐:喜于和睦同心。同为“乐”字,却有不同的读音(yue;le)和不同的意(音乐、快乐)。故二者不应视为“同姓”。13童扶疏颛顼的儿子中有个叫老童的,天生一副好嗓子,嗓音像钟磬一样宏亮清越,有音乐韵味,他的子孙就以他名字中的童为姓。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喻子孙众多、密集。14痛无忌:痛氏本是盛国(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的后人,原姓“姬”。周穆王的宠妾盛姬早死,穆王哀痛不已,用厚于常规的礼仪安葬了她,又将盛姬娘家家族改姓“痛”。无忌:是说没有什么可避忌的,古人以此为名者不少。15向夷吾:向,周代一个小国(在今山东莒县南)的国名,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后裔的祁姓附庸国,春秋初被莒国吞并,其后人以国名“向”为姓。另,宋桓公有个儿子,名肸,字向父。向父的孙子向戌以祖父的字“向”为姓。夷吾:欲仿效管仲而命名,管仲字夷吾。16闳并欣[訢]:訢,古“欣”字。闳(hóng)氏,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四友,指周文王四个亲信大臣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闳夭,西周初年大臣,周文王的亲信。文王曾被纣囚于羑(yǒu)里(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闳夭等人设法将其救出。一说,闳氏的祖先,本是周代专管门槛的闳人。因闳人主管其事,其后遂以“闳”为姓。闳(hóng),巷门,亦指门柣(zhì),即门槛。闳人,指专管制作门槛的人。并欣:众人都欢欣。17竺谏朝:竺氏姓源主要有:印度人到中国称姓竺。东莞竺氏,本姓竹,后汉拟阳侯竹晏之后,避仇加“二”改姓竹(一说此系谬论);辽西竹氏,出自孤竹君。本姜姓,成汤封之辽西孤竹(今支县竹城)。后裔伯夷、叔齐辞国,饿死首阳山。子孙以国为孤竹氏,亦单称竹氏。谏朝:能在朝廷上指出君王的缺失(做一名诤臣)。18续增纪:续氏,姬姓,晋大夫狐鞫居食采于“续”,故谓续简伯,更姓续。一云舜七友续牙之后。增纪:即增寿,取意长寿。古人以“年、岁、世、纪、代、载”为不同年岁的计量单位。一说十二年为一记,一说一千五百年为一记……今计年单位,百年为一世纪。19遗失余:遗氏,本是鲁季氏家臣南遗的后人。失馀:语义双关,既可作“人名”看待,也是本书失去其馀姓氏之义。“遗”氏是《急就篇》介绍的最后一个姓氏。20姓名讫请言物姓名介绍完毕,下面请允许我介绍百事百物。讫:停止,完毕。说明:颜师古注本中,自“焦灭胡”起,以下19个姓名的57个字、加上本章结束语6个字,皇象、王羲之等人之手迹本中均未见到。高二适认为,“颜注所载之‘焦灭胡’以下六十三字,自系后人所增,而为颜氏窜入者,即非史游原文也。不然,史游自作《急就》,何又自称‘续增’、‘遗失’耶?”今电子版《急就章》将其列为“右章第六”,是错会了原意;我们将其列入“六附·姓氏续章”。然而高二适所说的也未必就对。可讨论的是:1如果排除这一章,则史游原著只剩31章了,这与历来学界共识不符;2后续之19个姓氏,并不生僻,也非西汉以后才有的“新姓氏”,原书何以会缺少它们呢?3“续”、“遗”二字,本身就是姓氏用字(遗读wei,非遗失之遗)。作者特意做如此编排,只是运用了它们的双关义而已。4作为“续章”,他人可做,本人更可做,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有此一章,却好录满4个“8面觚”(32面)。故此等问题,还有待作进一步的考订。今天看来,这段文字同书家练习章草并无影响,故我们将其列为“六附·姓氏续章”中,就不去追究是它是“原著”还是“后续”,亦或是后人“续补”的了。

第七章

[原文]锦绣缦旄离云爵乘风县钟华洞乐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鸡翘凫翁濯郁金半见缃白?缥綟绿纨皁紫硟烝栗绢绀缙红繎青绮绫縠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配底图)[译注]1锦绣缦旄离云爵锦:在丝绸上织出花纹;绣:在丝绸上刺绣出花纹;缦:没有花纹的丝帛;旄(mào):有毛刺的丝帛。离云:织刺出有动感的云彩,仿佛时合时分。离云爵:是说在丝绸上织刺出长离、云彩与孔雀图象。爵:即孔雀。一说,离,指长离,灵鸟的名字。云:指云气,卷云,祥云,人们取为吉祥图案。2乘风县钟华洞乐此句说,按照海鸟乘风的形状,制作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木架,并雕饰上华丽的图形。乘风,传说中的海鸟名。县[悬](xuán):悬挂。县钟,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木架。洞,犹“通”,意为全部都有漂亮的文彩。对此,《考工记》有专题介绍。3豹首落莫兔双鹤豹首,织有兽头图案的锦帛。落莫,文彩相连貌。兔双鹤,织刺上兔子和双鹤的图形。参见“附图”。4春草鸡翘凫翁濯这一言说,既织、刺上春草、鸡翘的图案,又织、刺出水鸭引水洗涤颈毛的图象。一说,春草、鸡翘、凫翁都是类似其色的颜料,如同当今的染家说的鸭头绿、翠毛碧等颜色。鸡翘,鸡尾上的长羽毛。凫翁濯(fúwēngzhuó),水鸭洗涤颈毛。凫,野鸭。凫翁,水鸭的颈毛。5郁金半见缃白?郁金:黄色染料。缃:浅黄色。半见(xiàn):意为在黄白之间,其色半出而不是全显现。白(yuè):连绵字,语法上称连语。连语之字,上下同义。白和?,都是白的意思。6缥綟绿纨皁紫硟缥,青白色;綟,苍艾色。绿,青黄色。纨,白色细绢。皂[皁],黑色。紫,青赤色。硟(chàn),用石碾压缯帛,使之平整更有光泽。7烝栗绢绀缙红繎烝栗,棕黄色,如同蒸熟的栗子一样的颜色。绢,生丝织的白色缯,又名鲜支。绀,青中带红的颜色。缙,浅红色。红,色红而明亮。繎,深红色,像正在燃烧的火一样红。8青绮绫縠靡润鲜 青绮(qí),青色细绫。绮,平纹底起花的丝织品。绫,细薄有花纹的丝织品。縠(hú),绉纱一类丝织品。靡润,轻软。鲜,发亮而有光泽。9绨络缣练素帛蝉绨,又名平绸,平滑厚实有光泽的丝织品。络(luò),生丝,粗絮。缣[缣](jiān),双丝织成的细绢。可供写字绘画。练,煮熟的丝帛,柔软洁白。素,纯净洁白的绢,即用于书写的白绢。帛,丝绸的总称。蝉,形容丝绸轻薄如蝉翼。一说,煮熟的缣,叫做素帛,洁白明亮,如同现在的人所说的白色熟绢。[今按]这一句与下文的一、二、三句构成一组。请联着下一章去读。[本章助读]自“离云爵”直至“凫翁濯”四句韵语,描绘了缯帛上织刺的吉祥动植图案,各有象征意义。四组图案各有适用场合,或用于衣装服色、或用于钟架装饰(《周礼.考工记.钟罄》有更洋细的记载),或用于车窗围帘,或用于大堂帷幕,都能渲染出一派生机与华贵来。这里所展示的织物图案,一律取自大自然,体现了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生命的高度统一与契合。经过作者的编撰、教读,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种下的就是对自然美、生态美的追求、珍视与保护的意念。生态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贯追求。欧洲人直到文艺复兴时,美术的主题一直是“神”,题材不出《圣经》故事;伊斯兰世界精于配置色块与线条,其织物的“花边”、“纹饰”精美绝伦,但他们反对将动植物形象入画(因为一裁剪就“杀害了生命”)。相比之下,你就知道中国古人对生态美的把握与讴歌是何等可贵了。举个例子:“乘风县钟华洞乐”一句,在《考工记》就有更具体说明:悬挂钟磬的笋簴,其承重支架用的是猛兽形象。凡猛兽猛禽之类,专以攫取、撕杀、抓搏、吞噬为能事,其钩爪利齿,瞪目张须,容易挑起人的怒气,让人振奋,因而其上,容易制造氛围,引发人奋发的通感;而猛兽猛禽的皮毛多有美丽的文彩,也能唤起观众对其吼鸣发威时的“通感”而进入审美境界。同时,“小虫”的发声部位或器官很多:有脰(dou斗)鸣、以喉部发声的;有咮(zhou咒)鸣,鸟类是用其喙啼鸣的;有旁鸣,在腹侧发声的;有股鸣,以震动后足之足节发声的;有翼鸣,振动或拍击翅膀而发声的;有胸鸣,以胸部气囊发声的,等等。凡蛙声、鸣蝉、凤吟、促织之类争鸣而不休的小动物,都是古代图案的取材对象。这就构建出一个“音乐艺术殿堂”,容易引起人的审美共鸣而迅速置身于抽象的音乐境界。同时,这也是某些“仿生”乐器造型原理之所在。“郁金半见”四句,介绍各种丝绸的颜色质地及其印染工艺。这里提到的练丝与练帛的工艺过程是:一、用碱性的草木灰水沤丝;沤七昼夜后,再用七天七夜,白昼在阳光下曝晒,夜晚在深井中存放,从而加速丝胶的降解与色素的分解,使丝、麻等天然纤维脱胶、去色;同时除去杂质杂物以纯净丝麻;脱胶、脱色后的蚕丝、苎麻,着色后再织成彩色布帛。二、用浓浓的楝叶灰水浸泡布帛,泡七昼夜后,静置于容器中,再用碱性蚌壳水涂之,次日取出,振抖之、挤滤之,再用水浇沃之,再抖、再滤、再沃,经七昼夜后,不仅要抖去灰渣,也使其脱水、脱色、脱脂、脱胶。其脱色脱胶、去杂去伪的“药剂”和“操作法”完全取自身边所有,易为劳动者所掌握。以最低成本求最高效益,向来是中国工艺的基本律条。(印染工艺在《考工记》及《齐民要术》中有相应介绍,可以参看。)丝绸及其印染工艺是中国人的创举,体现了古人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具有科学史料的价值。这一段讲的就是“贵族衣料”。穿绸着缎者,都是贵族。它光鲜轻柔,透着富贵气。丝绸加印染再加刺绣,想想看,多么华丽贵重!当西欧人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时,其美术、雕塑中的神仙和国王还只能用羊皮遮羞,他们一旦见到“中国丝”,怎能不发狂?!这可是他们的“基督”出世前几个世纪早就有的中国物产,中国创造!

第八章

[原文]*绨络缣练素帛蝉绛缇絓紬丝絮绵敝囊槖不直钱服琐緰?与缯连贳贷卖买贩肆便资货市赢匹幅全绤纻枲缊裹约缠纶组縌绶以高迁量丈尺寸斤两铨取受付予相因缘(配底图)[译注]1.绨络缣练素帛蝉[今按]本句为上章末句,注解见前,文义归此。2、绛缇絓紬丝絮绵绛深红色。缇(tí):橘红色。絓(kuā):缫茧时弄结了的丝。一指紬(chóu古同“绸”),一种粗绸子。丝絮绵:从蚕茧上抽出来的称丝,抽不出丝而撕剥下来的叫絮和绵,用做棉衣棉被的“芯”,保暖又轻柔。[今按]《考工记》上说:染色程序是:先用朱砂(丹砂)浸泡红高粱(或粘黍),经三个月,再以烈火燃煮,待色液变得很浓时浸泡物料。浸入三次呈为浅红色,浸入五次呈深红色,浸入七次呈黑里透红的缁色、玄色,色彩愈浸愈深。3、?敝囊槖不直钱?(bǐ),残破的丝帛。敝,破旧的衣服。有底的袋子叫囊,无底的叫橐(tuó)。4、服琐緰?与缯连服琐:织纹呈连琐状的细布。緰(tóuzī):优质细麻布。这一句说,服琐、緰?虽属于麻布类,但质量上乘,仅次于丝绸。缯:丝绸的总称,亦泛指丝织物。5、贳贷卖买贩肆便贳(shì):赊欠。贷:借与。贩:长途贩运。肆:列肆买卖。肆:连排的货铺、摊位。便,便宜,便利,这个字是全句的“重心”。市场上的贳贷卖买也好,贩运赢利也好,落脚点都在方便生活。6、资货市赢匹幅全资:资材,原材料;货:商品,成品。市:市场买卖。这一句说,上市的各色货物在公平交易中实现赢利。拿布匹来说,首先要绝对保证质量数量合乎国家标准,做到匹幅齐全。按:四丈为一匹,布帛的宽度称之为幅。当时《市律》规定:尺寸不足的布匹不准上市。其它所有上市物品也都有质量指标。7、绤纻枲缊裹约缠绤(xì):粗葛布。葛布,用多年生草本植物葛的纤维织成的布。纻(zhù),苎麻;也指一般麻布,夏布。枲缊(xǐyùn),用旧絮、乱麻衬里做成的袍子。枲,大麻的雄株,也叫牡麻;一说为麻的总称。缊:乱麻。这一句说,贫穷的人没有好衣服,只能用葛布、麻布这些粗劣的原料制作衣被,以包裹缠束自己,其卸寒功能极差。[今按]中国在元明之际才引进了“棉花”,但因为有丝麻织品的高级技术基础,所以明代棉纺业、棉织业能迅速走向世界前列,能“衣被天下”。棉花、甘薯、玉米、花生、烟草全是这时引进成功的。8、纶组縌绶以高迁纶(lún)组、縌(nì)、绶,古代士大夫佩玉,系印用的丝带,亦叫组绶。不同等级的士大夫佩带不同颜色、质地的玉和不同颜色的绶带。《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大意是,天子佩带白玉,系玄色绶带;公侯佩带青黑山形图纹的玉,系红色绶带;大夫佩带苍色水纹的玉,系缁色丝带……官衔不同,佩用的绶带颜色不一样,故说(绶带颜色)亦标志荣升和高迁。9、量丈尺寸斤两铨铨(quán),衡量,计量。这一句说,丈量布帛按照丈、尺、寸计数,称丝绵则以斤、两计数。《市律》规定上市商品必需足斤足两。10、取受付予相因缘这一句说,买卖中的付予,依据丈、尺、寸和斤、两来定数。取,本指割取左耳。“取”字从“耳”从“手”,原因在此。《周礼·夏官·大司马》:“(狩)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大意是,猎获大禽兽要交公,猎获的小禽兽归猎者所有,猎获者取禽兽的左耳(以计数和记功)。后亦称斩获敌人首级为“取”。这里指获取,收取。受:此字上“爪”下“手”形,中间一物,表示交接。予:给予。因缘:这里指互为依据;互为凭借。相因缘:社会生活中,人总是互相依存的,互相买卖,互相受授,谁也离不开别人。[本章助读]本章前四句讲的是“平民衣料”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布,有丝次品,另有麻布,通过精加工,也会成为很高级的细麻布。至于底层居民用的“葛布”,留到下文“绤纻枲缊裹约缠”再讲。总之,它们御寒功能、装饰功能差些,也不够“鲜亮”,但生活中离不了,弃不得。比如说“?敝囊槖不直钱”,破败的丝帛衣服和有底无底的袋子,相对地说“不值钱”,但也有用,抛弃不得。比如,最早的“纸”就是用破败的丝帛经沤制后做成的,所以“纸”字从“丝”,第一代“纸”是动物纤维制品,汉武帝时出现,宫中已在使用。这用今天的话说,是“废物利用”,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叫做“化腐朽为神奇”!本章后六句讲了丝麻葛布的生产与交换,突出了商业道德、市场秩序教育与重视人际关系的教育。这里,有必要说明:人们不要忘记传统文化对商业道德、对市场秩序的重视,它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周秦两汉时期的市场是封闭式的,叫做“坊市”:四周以坊墙围合,开坊门以通四方。坊内列肆(依序排列的摊位),商品分区分类上架。有市管人员,在“市长”带领下按时启闭坊门(10-16点之间),检查物价,检查商品质量,检查度量衡具,调剂商品余缺,维持交易秩序,主管契约合同,惩处违法活动。市场必须有序,必须管理。中国人历来讲究质量意识。最后成书于汉代的《礼记》中,就有对“不合格产品”入市的检查惩罚措施,这值得注意。以陶器、瓦器为例,一切上市的缸、罐、瓮、坛、瓶、碗、钵、盆,都要求“髺(yue月)垦薜(bie必)暴不入市”:凡造形歪邪、坯有顿伤、身有破损、瓦器表面局部突起、不坚固耐用等不合格产品,严格禁止上市买卖。这些都是和泥和不匀、制坯不规则、火候不到家形成的缺陷。“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是一日养成的。另外,提醒一下:我国周秦两汉时期只有封闭式的“坊市”。“街”上有“市”,那是宋朝以来的事,唐中期以前没有“街市”,中期以后在外地城池内街头出现了“市”,但国法不认可。北宋以后才有了“城市”,“街市”,即街与市的结合。《清明上河图》录下了这个“划时代的变迁”。不能只给孩子讲吃好穿好,还要讲工艺,讲衣食都来之不易,还要讲“废物利用”。

作品简介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坚持租房比起拥有自己的房子来所具有的不利因素,但是,显然,野蛮人拥有自己的房子,因为盖房子的花费太低了,而文明人一般都租房子,因为他买不起房子;

第九

[原文]稻黍秫稷粟麻粳饼饵麦饭甘豆羹葵韭葱?蓼苏姜芜荑盐豉酰酱浆芸蒜荠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梨柿奈桃待露霜枣杏瓜棣馓饴饧园菜果蓏助米粮*甘麮殊美奏诸君(配底图)[译注]1.稻黍秫稷粟麻粳这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稻:通常指水稻。另有陆稻,即种在旱地里的稻,抗旱能力比水稻强,也叫旱稻、旱禾。黍(shǔ):黍子,去皮后北方称黄米子。秫(shú):粘高粱。稷(jì):粟或黍属。一说是高粱。粟: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古代泛称谷类为粟。麻:指大麻(胡麻)和芝麻。粳:一种米粒不粘的稻。2.饼饵麦饭甘豆羹这是旧时老百姓的家常食物。饼:麦面制成,煮食,又叫“汤饼”,不同于今之“烤饼”。饵(ěr):指蒸成的米团。麦饭:舂麦去其内皮后做成的粯(xiàn)子饭。豆羹:用小豆熬成的食品。有说用小豆做羹,不加酸醋,其味纯甘,所以称“甘豆羹”。用红、绿小豆作羹,要先蒸熟捣烂,再做。3.葵韭葱?蓼苏姜这一句介绍了两种蔬菜和五种调味品。葵:即冬葵。我国古代主要蔬菜之一,现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仍有栽培,俗称“木耳菜”,长年生长,摘其嫩叶作羮汤,味美略如苋菜。葵,今指向日葵、蜀葵等。韭:韭菜。葱:因其青而带白而被命名为葱。(xiè),菜名,又名鸿荟,后作薤(xiè),葱蒜一类调味品。蓼(liǎo),蓼科,蓼属植物的统称。生长水边,味辛辣,古人用作调料。苏,指紫苏,又名桂荏(rěn),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榨油,嫩叶可食,叶、茎、种子入药。姜,指生姜。乛4.芜荑盐豉酰酱浆芜荑(wúyí),乔木名,又名姑榆、无姑、橭(gū)榆。果仁可做酱,味辛。其叶果皮皆可入药。盐豉(yánchǐ),即豆豉。将黄豆煮熟拌面粉霉制而成。酰酢酱(xīzuòjiàng),犹言酱醋。酰酢,酸醋。5.芸蒜荠芥茱萸香芸,芸蒿,即柴胡叶子,可食。蒜,有大蒜、小蒜两种,皆辛辣而又有荤味。荠,荠菜,嫩叶可以吃。全草入药。芥(jiè),芥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称“芥末”,作调味品。茱萸(zhūyú),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古代风俗,农历九月九日佩茱萸可避灾去邪。6.老菁蘘荷冬日藏菁(jīng),芜菁,亦称蔓菁、大头菜。块根可做蔬菜。蘘荷(ránghé),又名蘘草,亦称阳藿。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野荫蔽处,花穗和嫩叶可食。旧时仲冬,用盐腌制蘘荷予以储备。根入药,有温中理气、祛风止痛、止咳平喘功效。这一句说,仲冬收获蔓菁、蘘荷进行储藏,以备冬天食用。7.梨柿奈桃待露霜这一句说,梨、柿、柰、桃这四种果实,都须要得到霜、露之气,才能成熟。夏天待露,秋天待霜,所以统称待露霜。梨,一名山樆。一说,野生的叫樆,人工栽植的叫梨。柰(nài),果树名,称柰子,又名花红、沙果。8.枣杏瓜棣馓饴饧棣(dì),山樱桃,又名常棣、唐棣。馓(sǎn),一为油煎食品馓子,一为张皇。张皇,即餦锽(zhānghuáng)。朱熹《楚辞集注·招魂》:“餦餭,饧也,以糵(niè,生的谷物)熬米为之,亦谓之饴,此则其干者也。”饴(yí),糖稀。饧(xíng),用谷芽、麦芽熬成的糖;亦指饴加糯米粉熬成的糖。也音(táng),古“糖”字。9.园菜果蓏助米粮这一句说,园圃中种植的蔬菜及水果、瓜果,能辅助主食,满足人们饮食的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所以说是“助米粮”。果蓏(luo),木本植物的果实称之为果,草本植物的果实称之为蓏。按:下章第一句“甘麮殊美奏诸君”句,文义上与本文相贯通,应联成一体理解。[本章助读]我国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有“五谷”之说,上古是指“稷、黍、麦、菽(豆类)、麻”,但不含“稻”。到东汉王逸注《楚辞》时,己改为“稻、稷、麦、菽(豆类)、麻”了。稻,我国远古时代就有种植,但偏于南方,长期不为中原人所熟悉。本书则“稻、粳”并举,可见汉代人对它己十分重视,大面积推广种植了。又,上古以“稷”为百谷之长,相传为周人的祖先后稷发现并培育,故后稷被历代帝王奉祀为谷神。粱,古人视为美食,又可用于酿酒。古人往往以“膏粱”、“粱肉”并举,可见“粱”是当时的美食。麦,是董仲舒和农学家赵过在关中推广种植的。大麻籽上古列入粮食类;且其皮纤维长,适于作麻布,故种植广泛。芝麻是丝绸之路打通后从中亚引入中原的油料作物。说明一下:这里没有提到“菽”,即豆类,也很重要。汉代人称蚕豆为“大豆”、“胡豆”;而其它杂豆则称为“小豆”、“米豆”、“饭豆”;而可作主食又可榨油的黄豆黑豆才统称为“豆”。豆的嫩叶作蔬菜吃,叫“藿”。另,我国农业栽培技术一直遥遥领先,汉代《泛胜之书》载:汉代收种比已达到1:40~之间,1斤种子可收40~斤粮;而英国庄园到15世纪时收种比仍为4:1,种1斤收4斤就算丰收了。古人主要是“粒食”,稷、稻、麦、豆类都是粒食,故“麦饭”、“豆饭”、“麻籽饭”,历来是平民主食;而“稻米饭”、“黍米饭”则特为贵族所青睐。西汉中期以后有了“面食”,比粒食好消化,口感也好,作者就把“饼”放在首位来说。面食就从麦面开始的,所以繁体“面”字从“麦”不从“米”。又,“饼饵麦饭甘豆羹”这句话,从修辞手法的“同义反复”角度上说,其实应理解为“饼饵、麦饭、豆羹:甘。”或“甘:饼饵、麦饭、豆羹”之意。对老百姓来说,一日两餐(唐以前老百姓是“两餐制”)都能吃饱“饼饵、麦饭、豆羹”,何等畅快呀!这才叫“甜密的生活”。至今也一样,缺了“饼、饵、饭、羹”,再多的电子产品也白搭,幸福不了的。古人又有“百谷”之说,这是一种“大农业”思想,这才能满足人们饮食的多样化高标准的需求。它与“以粮为纲,副业砍光”的做法大不一样,所以历代“农书”对“百谷”的种植、栽培、优化、采集、保鲜、储藏、精加工、上市买卖、综合经营等都十分重视,其技术含量比大田种植的要求更高。想想看,一个农家的粮仓里满是稻麦黍稷,餐桌上摆满可口的饼饵饭羹或炒面,配上新鲜的园菜瓜果,葱韭蒜姜,再配上盐豉酱浆,餐后还能享用桃梨柿枣,和吃不完的干果饴糖……这不仍然是今日民众的食品追求的基本内容吗?“民以食为天”,讲完了“食”,就该讲“衣”了。读下去,下面有对汉代衣着文明的精彩而充实的介绍与阐释。

第十

甘麮殊美奏诸君甘麮(gānqù),麮,大麦粥,其味甜,故谓甘麮。一说,甘麮,炒面加蜜做成的食物。麨(chǎo),米、麦炒熟磨成粉,俗称炒面,焦屑。奏,进献的意思。这一句是说,这种特别甘美的食品,可以进献给皇上食用。[原文]袍襦表里曲领帬襜褕袷复褶袴裈襌衣蔽膝布母繜针缕补缝绽紩缘履舄鞜裒?縀紃靸鞮卬角褐袜巾尚韦不借为牧人完坚耐事愈比伦(加底图)[译注]1.袍襦表里曲领帬袍(páo):中式长衣。襦(rú):短衣,短袄。曲领:圆领;亦指有圆领的外衣。裙[帬]:古指下裳,男女均服。古称上为衣,下为裳。2、襜褕袷复褶袴裈襜褕(chānyú):宽大的短便衣,又指非正式朝服。襜:系在衣前的围裙。袷(jiá),同“夹”,现简化为“夹”。复:丝绵衣。《释名·释衣服》:“有里曰复,无里曰单。”褶[襵](zhě):夹衣;亦指穿在最外面的衣服。《释名·释衣服》:“褶,袭也。”《说文·衣部》:“袭,左衽袍。”左衽袍,一名袭,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释名·释丧制》:“衣尸曰袭。”袴(kù):本作“绔”,无裆,古时专指套裤。裈[裩](kūn):有裆的短裤。司马相如在临邛卖酒时穿的“犊鼻裩”,指此。晋代以前,男女下衣着裳,不着封裆长裤。3.襌衣蔽膝布母繜襌衣:一种衣襟宽大、上下连缀、没有里子的服装。蔽膝,护膝的围裙,跪拜时用。布母繜(bùmǔzūn),古代妇女一种状如围裙的短衣。4.针缕补缝绽紩缘针:穿线缝衣工具。缕:线。绽(zhàn):衣缝脱线解开,引申为裂开;缝:缝补,缝纫。紩(zhì):缝合,缝合处。缘(yuán旧读yuàn):绲边;镶边。5.履舄鞜裒?縀紃履:泛指鞋。舄(xì):古时称加木底的双底鞋。鞜(tà),皮鞋。裒(póu),衣襟宽大,引伸为皮鞋(鞜)之大而深。(yuè):有文彩可以做缘饰的织物。一指车马饰。紃(xún):饰履的圆形绦带。6.靸鞮卬角褐袜巾靸(sǎ):古代儿童穿的鞋。前帮深而覆脚,无后帮。后泛指拖鞋。卬角(yǎngjiǎo):古代一种翘头鞋。褐袜[袜、袜]:粗麻布做的袜子。巾:头巾。一说,这是裹足之巾,如同现在人的裹脚布。7.裳韦不借为牧人裳韦:用柔软的皮子做成的衣裙。韦:柔软的皮子。不借,轻便的鞋子,用麻做的。它贱而易得,大家都有,不须要假借,因此名字叫“不借”。这一句是说,韦裳与不借,地位低下之人的衣服,便于干活,适合放牧牛羊,少数民族的主要服色。8.坚耐事愈比伦这一言说,穿着裳韦不借这类衣服、鞋子,必须完好结实,经久耐用,胜任所从事的事务,质量才能超过同类。完坚,完好坚固。耐事,坚韧耐用,有利做事。逾(yú),超过,胜过。比伦,犹言同类。[今按]下章首句内容“屐屩□麤羸窭贫”与本节相衔接。[本章助读]这一章讲了衣、裳、鞋、袜的加工制作。过去,它主要是家庭妇女的手工活计,在城里,也有由专业小作坊做的。这里没有提到“帽子”,因为古人戴的是“冠”或“巾”,其基本功能是束发而不是保暖。保暖用的帽子是元代才有的。第九章、第十章的这些文字,印证了汉代庄园的巨大生产力:仅就“食品生产”这一单项来说,当时的农家要能大田种粮,园圃种菜,要会育林、育果,要会酿酒、做酱、制粉、造糖……再就衣着而言,普通农家也要能自我解决“衣头鞋脑”。这一切,在汉代《泛胜之书》、崔实《四民月令》及仲长统《政书》中都有精彩的记载,可以互相补充。把上章的粮食种植与本章的衣着制作连起来看,可以看出“中国制造”的深厚功底:它无需社会作多少投入,一个农户,靠世代相传,就能制作出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当年,管仲在齐国搞“四民分居”,《国语·齐语》与《管子·小匡》都有明确记载:他将齐国国都临淄分为三部分:即三个工乡,三个商乡,十五个士乡。居民按身份职业分片居住,手工业工人世世代代居于“工乡”,商人则世居“商乡”,士与农则永远居于“士乡”(士在城的中心,农在城的周边)。他有一段很精彩的话:“农之子世为农,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是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农戚农。”他对农人的创造力与品德素质有很高很贴切的评价。我们一开口就说“汉唐文明”,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是广大劳动者的心血结晶!而今,有些人,一提起“古代”,一提起农业,一提起农民,就只想到剥削、压迫、苦难、灾荒、落后、分散……,一片黑暗,满目凄凉,不堪回首;在他们那里,所谓“汉唐文明”,只是个虚浮空洞的“概念”。读读《急就》,也许能治治这种“灰色心理病”!

-END-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qianbaihuashe.com/hsyf/10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金钱白花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